国航大兴国际机场首航成功(陈烨/摄)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陈嘉佳 报道:9月25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入运营,当天16时29分,一架航班号为CA9597的波音747-8客机从大兴机场腾空而起,飞往四川成都。这架载着五星红旗的飞机执行了大兴机场的首批航班任务,它的起飞,标志着国航北京“一市两场”战略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即将迎来70岁生日之际,国航和CA9597航班的全部乘客,共同见证了中国民航发展的新起点、新征程。
【视频】国航客机从大兴机场腾空而起(刘云鹏 拍摄)

国航大兴机场首航活动(陈烨/摄)
【视频】国航客舱活动(邢路 拍摄)
此次首航航班的乘客主要由国航的旅客代表、合作伙伴、媒体工作者以及一直奋战或曾经奋战在“民航强国”工作第一线的国航劳动模范构成。在航班起飞之时,在见证历史之刻,大家在客舱中共同挥舞着手中的国旗,与机身上的国旗一同起飞。

国航首航航班机组(陈烨/摄)

《歌唱祖国》在客舱回荡(陶冉/摄)
在飞行过程中,乘务员提议在万米高空用歌声祝福祖国,得到了乘客的响应。一首充满了浓郁爱国情怀的《歌唱祖国》在客舱久久回荡,客舱里的歌声、欢呼声、掌声此起彼伏、经久不息。“作为一名国航人、中国人,我感到无比的光荣和自豪。”刘瑾是一名95后的国航空中乘务员,他告诉记者,这首歌他从小就会唱,但在万米高空中合唱这还是头一回,现在仍然意犹未尽,似乎合上双眼,耳畔又能回响起那激动的旋律。

国航大兴机场首航航班上,今年81岁的新中国第一代空姐康淑琴为旅客播报(邢路 拍摄)

国航大兴国际机场首航航班客舱(陈烨/摄)

“空中十八姐妹”之一的康淑琴(陶冉/摄)
在这架具有特殊意义的航班上,还有这样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她是中国民航的老前辈、她是民航发展的见证人,她是被称为“空中十八姐妹”之一的康淑琴。作为新中国的第一代的乘务员,康老今年已年过八旬,但她对祖国的民航事业感情仍难以割舍,当她听说国航要执行大兴国际机场首航任务后,便欣然应邀前来参加此次首航活动。她说她想来看一看,见证70年来民航发展的辉煌成就,她想来聊一聊,告诉后辈们新中国成立70年来那些风云激荡的光辉岁月。
康老曾经多次执飞过北京-成都的航班,她说:“上世纪50年代,民航最大的飞机是只有15座的苏志伊尔-14型飞螺旋桨机,这种飞机速度慢、高度低,那时候到成都的航班,都是经停的,从北京出发沿途在太远、西安、成都经停,最后飞到昆明,北京飞到成都需要一天的时间,今天只需要2小时40分钟,在当时,这都是不敢想象的。”新中国成立70年来民航的发展日新月异,康老的讲述让人感慨万千,客舱内掌声如潮。
首航的旅程愉快而短暂的,经过2个多小时的飞行,飞机顺利降落在成都双流机场。成功首航只是国航入驻大兴国际机场的开端。
据悉,首航之后,国航将在2019年冬春航季(2019年10月27日至2020年3月28日)执飞大兴至曼谷的国际航线,以及大兴至深圳、重庆、昆明等10条国内航线,国航旗下的北京航空将于2020年3月进驻;预计至2025年,在大兴机场投放约40至50架飞机。
国航作为目前在北京两场运营且业务量最大的主基地航空公司,将始终坚持把首都机场打造成为世界级航空枢纽的战略目标不变,加快完善枢纽功能、提高运行效率和服务保障能力,持续拓展航线网络的宽度和厚度、争取在3到5年内建成世界级枢纽。在大兴机场运营初期,国航将侧重发展点对点航线市场,积极拓展中转联程市场,助力大兴机场成为“国家发展新的动力源”。不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每一名国航人都会始终与祖国同行、为国家发展竭尽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