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执飞首航航班的东航A350-900客机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钱擘 报道:9月25日,万众瞩目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通航,东航作为大兴的主基地航空公司,迎来了MU7098“大国门、兴未来”东航首航主题航班从北京大兴开航上海浦东的历史性一刻,东航成为我国第一家在京沪两大亿级枢纽都建立主基地的航空公司。这是东航实施“京沪双枢纽”,为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迈出的最具战略意义的重要步伐;也是东航推动建设天合联盟亚太核心枢纽,服务大兴机场建设、服务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同一天,东航旗下的中国联合航空作为首家整建制搬迁进驻北京大兴的航空公司,也执行KN5631航班,从北京大兴首航延安,完成了“百年南苑到大兴元年”的跨越。
【视频】东航视景探头里的首航起飞(钱擘拍摄)

执飞首航航班的东航A350-900客机
【视频】东航首航飞行(钱擘拍摄)
新一代旗舰机型,串起大国凌燕双亿级主基地
26日当天,有着“墨镜侠”之称的东航新一代A350-900旗舰机型停靠在大兴机场的C56桥位;首航旅客手持五星红旗登机,参加“大国门、兴未来”东航首航主题航班,16:25首航航班MU7098腾空而起,客舱内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与欢呼声。

降落浦东机场的东航首航航班
当天傍晚18:08,MU7098顺利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东航成功完成了京沪双亿级主基地航司的第一次飞行。
【视频】东航首航飞机落地(钱擘拍摄)

降落浦东机场的东航首航航班
2016年12月12日,随着东航MU592莫斯科-浦东航班降落,上海迎来了当年的第1亿名旅客,到2018年,上海航空枢纽的客运量已达1.18亿人次。而同样在2018年,北京也跨入了亿级航空枢纽的行列。在上海总部,东航已经描绘出了“世界级航司+世界级枢纽”的宏伟画卷,面对大兴开航的新节点,拥有丰富枢纽建设经验和靓丽成绩单的大国凌燕,将在北京、在大兴再次出发。
今后,东航将开启上海、北京两市四场运营模式,将着力把大兴机场打造为东航继上海之后的又一大核心枢纽和天合联盟的亚太枢纽,与上海相呼应,实现航线网络的统筹编排。

东航董事长刘绍勇、总经理李养民与东、上航,天合联盟伙伴达美、法、荷航的空乘人员合影。
京沪两大亿级航空枢纽,是中国民航最关键、最重量级的舞台,随着大兴开航,东航将于两地同时出演主角。
唯一全流程保障全阶段试飞,为中国民航作开路先锋
作为主基地航司的东航,既是大兴机场的运营者,更是全身心投入的大兴机场建设者。

东航大兴机场值机区
东航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基地项目总投资约132亿元,建设面积117万平方米,是东航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其中,一期工程总建筑面积为47万平方米,投资约为68亿元,分为五个功能区,包括航空食品及地面服务区、机务维修区、货运区、生活服务区和核心工作区。今年6月26日,东航成为大兴机场首家实现一期工程项目全面通过竣工验收的航司,实现了进场最晚、速度最快、效果最好、亮点最多,得到了民航局领导的充分肯定。
依托庞大而完备的投入,东航是唯一在大兴机场打造了航班全环节保障能力、覆盖旅客出行从地面到天空完整流程的航空公司,并在大兴机场航站楼,为旅客精心打磨智能、便捷的地面服务出行体验,推出其最新研发的“5G+”智慧出行集成服务系统,让东航旅客无需再出示身份证、二维码,只要通过人脸识别,就可以在大兴完成购票、值机、托运、安检、登机等各个出行流程,东航还在大兴启用了东航在全球首发的无源永久电子行李牌。
东航北京大兴机场运行控制中心(AOC)和地面运行控制中心(HCC),则是东航在大兴机场建成的神经中枢、智慧高地。东航大兴AOC还将与上海总部AOC实现全面联动,互为备份,为东航在大兴设立“第二大脑”。
东航也是唯一参与了大兴机场全部三个阶段试飞的航空公司。
今年,5月13日,东航派出旗下搭载着全球最先进客舱服务系统的A350-900客机,参加了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首轮试飞。今年8月26日,大兴机场迎来第二阶段验证试飞,一架编号为B-1051的东航A320客机按照民航局确定的验证试飞方案,重点试飞了中国民航首次Ⅲ类B仪表系统(CATⅢB)着陆、首次平视显示器跑道视程(HUDRVR)75米起飞等低能见度程序。9月17日,大兴机场迎来第三阶段验证试飞,东航又派出一架波音777-300ER飞机成功实施了Ⅲ类B仪表系统(CATⅢB)着陆试飞,这也是中国民航首次宽体机的CATⅢB飞行。由此,东航成为唯一连续参加大兴三次验证试飞的航司;与此同时,东航旗下的中国联合航空还派出波音737飞机参加了第二、第三阶段的验证试飞,为中联航下一步作为首家整建制进驻大兴的航司,积累了运行经验。
打造大兴“最全产品线”,低成本+全服务+联盟伙伴矩阵上线

完成大兴首航的东航团队(东航供图)
东航旗下的中国联合航空将成为首家整建制进驻大兴的航司,也将是大兴启用初期的运行主力军。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开航至10月26日的2019年夏秋航季期间,中国联合航空将把现有在南苑机场执飞的航线航班平移至大兴,日均航班量近140班,通航点70余个,航线80余条,日均承运旅客量约为2万人。紧随其后,东航计划在2019/20年冬春航季转场10%的北京航班量至大兴机场,到2020年夏秋航季,东航计划将除每天46班京沪线之外的首都机场其他所有航线转场至大兴机场,约占东航在京运营航班总量的80%,东航旗下的上海航空也计划将全部航班在2020年夏秋航季一次性转场。
天合联盟是在大兴机场运营的最大航空联盟,东航是天合联盟在大兴唯一一家主基地航司。东航已和天合联盟主要成员达美航空、法荷航等决定,未来在大兴联手打造航班波,把大兴建成天合联盟在亚太地区的枢纽机场。
从中国联合航空的低成本、差异化服务产品,到东上航的全服务产品,再到东航作为全球三大航空联盟之一天合联盟的重要成员,计划与天合联盟其他航司联手打造的航班产品,东航将成为唯一能在大兴机场,提供“低成本+全服务+联盟伙伴”最全产品线、最完整产品矩阵的航空公司。
大兴机场启用后,东航将在大兴机场投入总数达180-200架的机队,建成“四进四出”的航班波结构;据统计,天合联盟现有成员在北京市场运营的日均往返航班超过400班,东航在北京的国际合作伙伴也均计划逐步把航班搬迁至大兴,并有望全面进入东航设计的航班波。预计至2025年,天合联盟各航司在大兴的航班投放量将超过日均650班,实现旅客吞吐量3000万-3500万人次。
过去十年间,东航实现了连续十年盈利、十年连续滚动飞行事故率为零,总资产从868.23亿元增加至目前3323.68亿元,资产负债率从105.65%降至75.72%以下,年营业收入从445.01亿元增加至1449亿元,年旅客运输量从3723万人次增长到1.21亿人次,机队规模从240架增加到720架,每年给国家贡献的利税超过100亿元,创造了盈利时间最长、改革增量最大、发展质量最优的“黄金十年”。新机场承载新希望,新希望放飞新梦想。随着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入运营,东航正按照京津冀发展、雄安新区建设、“一带一路”、民航强国的蓝图,依托北京大兴的“动力源”,发挥唯一的京沪双主基地航司、唯一的全流程服务航司、唯一的全产品线航司等独特优势,加快新一轮高质量发展,飞向新的“黄金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