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柏蓓 通讯员林顿 报道:9月25日,南航上海分公司员工邢卫斌带着同事们的期望与托付,踏上了“访惠聚”援疆驻村的征程。在过去的这个10月,他都做了哪些工作,有怎样的收获和感悟呢?
邢卫斌的工作地点在新疆和田皮山县皮西那乡布拉克贝希村,这里距离皮山县城35公里,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很大。在这个远离家乡的地方,邢卫斌克服种种困难,积极投身扶贫工作。 
走访宣讲是邢卫斌承担的一项重要工作。简陋的桌椅、发黄的床单、破旧的衣衫……这些让邢卫斌切实感受到当地老百姓生活条件的艰苦。在走访过程中,邢卫斌以拉家常的方式了解百姓的基本情况以及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并耐心地向他们讲解有关国家政策。由于当地人员信息复杂,采集工作量大,邢卫斌每天都从早忙到晚,一天十几个小时下来常常腰酸背痛。但忙碌之后,邢卫斌感受到的更多是自豪和使命。

为了帮助当地村民脱贫致富,邢卫斌和其他驻村干部一起,从劳动生产与宣教活动两方面下功夫。由于当地劳动力缺乏,妇女、老人、儿童较多,邢卫斌主动帮助村民做好生产工作,改建木耳大棚、打核桃、建菜窖、收割玉米和小麦并协助销售……

有一次在地里劳作时,一位老乡感激地说到:“若不是你们之前及时协调,我这缺水的地哪里能有这么好的收成!多亏了你们,我们的生活才能好起来,党和国家没忘记我们这些穷苦的百姓,谢谢!”老乡的一番话,缓解了邢卫斌连日来的疲惫,让他深切地感受到,付出是有收获的,工作是充满意义的。
邢卫斌还亲自当起了讲师,在爱心班、成人夜校课堂上给大家上课,教大家汉字,同时宣贯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扶贫政策。手把手教写几个汉字,面对面学唱一首儿歌,邢卫斌和其他驻村干部一起,用实际行动践行“民族团结从娃娃抓起”的理念。邢卫斌还计划将来能够以个人名义资助当地儿童,为公益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援疆工作这一个多月,邢卫斌基本上没有休息的时间。在紧张而忙碌的工作中,邢卫斌的思想也不断地得到升华。邢卫斌说:“在来新疆之前,我所理解的南航企业文化中‘爱心回报’理念,仅限于去养老院看望老人、去马路上给行人做引导、去机场火车站当志愿者。这次有幸作为驻村工作队一员,亲眼看见队员们在维护社会稳定、打赢脱贫攻坚、办好实事好事上狠下功夫,我瞬间被他们的用心、热血和忠诚所震撼,也感受到了南航作为央企不断履行社会责任,践行‘爱心回报’理念的重要意义。”
邢卫斌认为,扶贫工作要坚持群众路线,要毫不懈怠,团结带领群众一起奋斗;在制定帮扶方面,要勤于思考,立足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亲身参与的同时也要注重方法的指导。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始终铭记党的根本宗旨‘为人民服务’。正是这份初心,鼓励着我在扶贫的道路上不断前进。”邢卫斌在笔记本上写下这段深情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