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刊登于《中国民航报》2018年2月9日4版
编者按:新春将至,伴随着渐浓的春意和旅客回家的脚步,2018年春运2月1日正式启动,至3月12日结束,共计40天。预计2018年春运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达到29.8亿人次。民航各岗位上的员工齐心合力“撸起袖子加油干”,为春运飞行保障增添助力,为旅客的春运出行更安全、更顺畅、更舒心出力。真情服务在客舱,作为近距离服务旅客的部门之一,客舱服务的基础是保障旅客出行安全,今天给坚守在春运一线的乘务员提个醒,忙碌的春运中,安全细节不能丢。
2018年的春节,2月1日春运的帷幕拉开。所有民航员工整装待发迎接春运。在春运期间,航班量大幅增加,航班载客量明显增加。
为了更好地使旅客们“欢乐出行,温暖回家”,对于乘务员来说,避免飞行中出现安全问题是工作中的首要任务,想要消除安全隐患就要提前打好“预防针”。
为带娃的旅客筑起“防火墙”
在飞行中,乘务员经常会遇到带孩子出行的旅客。很多年轻的乘务员们会认为:对于看护孩子,还能有谁比孩子的家人更有经验、更放心呢?
诚然,在孩子的饮食睡眠方面,孩子的家人肯定比乘务员更了解孩子。但是细心的乘务员可能会注意到,很多携带婴儿出行的家长,总会略显疲倦,尤其是在早班机或远程航线中。这时候,就需要乘务员在飞行过程中对孩子和家长给予更多的关注。这其中就存在着多种安全隐患。
例如:在飞行中,家长因为疲倦而闭目休息时,可能会疏忽对孩子的照顾,如果孩子不小心从父母手中滑落、摔着怎么办?如果孩子的手指夹在座椅扶手的凹槽中怎么办?
这些案例曾经都在航班中发生过。这时,乘务员应及时提醒带孩子的旅客在平飞阶段时,要使用安全带,如果是太小的婴儿应该考虑与家长沟通,为其更换可固定婴儿睡篮的座位,保证婴儿安全。这样不但避免了颠簸时造成的危险,同时也可以让疲惫的家长可以安心休息。
同时乘务长在航班中严格落实现场管理和走动管理,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可以动态监控。把握落实各个巡舱节点,就能第一时间发现安全隐患,进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孩子和家长的乘机安全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火墙”。
练就“火眼金睛” 为旅客出行平安
“火眼金睛”原指《西游记》中孙悟空能识别妖魔鬼怪的眼睛。而乘务员要练就的“火眼金睛”,则是在热情微笑迎客的同时能够识别身体有异样的旅客。
乘务员迎客时如果看到有面戴口罩、脸色苍白、行动迟缓登机的旅客,应该马上上前关心问候:“请问身体是否有不适?”如果旅客告知病情,乘务员要及时询问是否有自带药物?有无陪同人员乘机?病情严重的旅客,需要询问是否有医生开具的出行证明,并第一时间报告乘务长和机长。笔者飞行时曾遇到过这样的案例,在迎客阶段发现有一位旅客行动缓慢,戴着口罩。经询问得知,这是一位肺癌晚期的患者,半个月前刚做完手术,身体非常虚弱,机长得知情况迅速通知地面值班航医上机检查后,为了旅客的安全,建议该旅客下飞机观察。这样的工作看似简单,但可能避免了一起紧急医疗备降事故的发生。
乘务员的“火眼金睛”应当贯穿在飞行时的服务当中。因为,有的旅客是在飞行过程中,出现身体不适。乘务员在巡舱过程中的“火眼金睛”,可以尽早帮助旅客发现病情,进行急救。如果机上一旦发生医疗急救事故,乘务员应当利用客舱资源,及时为患者提供最基本最必要的急救,乘务长及时广播找医生并随时向机长报告急救进程。航空公司会以“生命至上、安全第一”为最高服务准则,最大限度地保证旅客生命安全,保障春运航班正常运行。
怀敬畏之心 守护安全之门
对乘务员来说,舱门安全问题永远是重中之重。乘务员是旅客春运路上的摆渡人,旅客们归心似箭,迫切地希望早点与家人团聚。此刻,航班正点是所有旅客的期待。而当航班遇到特殊情况造成延误时,那份等待中的急躁,亦是影响舱门安全的潜在风险。
遇到航班延误时,舱门责任人要加强对舱门的现场监控,加强勿动舱门广播提醒,与应急出口旅客的沟通强调舱门安全。乘务长还要充分利用客舱资源落实舱门的管理。用巧妙生动的语言与旅客有效地沟通,营造和谐的氛围,也可争取到旅客的信任和支持。化解旅客情绪不满,同时也保证了客舱安全。飞机落地后,广播员及时作提醒广播:飞机还在滑行,等飞机完全停稳后,请小心开启行李架,以免行李滑落,发生意外。
要知道,安全隐患事件犹如最狡猾的“敌人”,总是在不经意的那一刻乘虚而入。所以在40天的春运大潮中,让我们怀着一颗敬畏的心,时刻提醒着自己“在岗一分钟,安全六十秒”,确保旅客的春运回家路平安喜乐。(《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石凤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