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王颖、张君 报道:1月30日19时许,海南航空HU447航班从海口美兰国际机场冲上云霄,成为海南建省三十年来开通的首条至大洋洲洲际远程直飞航线。海南航空运行控制部国际业务中心高级经理尹小伟坐在距离飞机跑道不足千米的工位上,见证了这将被载入海南旅游史册的一幕。

海南航空海口—悉尼直飞航线首航仪式现场(宁隆宇/摄)

海南航空海口—悉尼直飞航线首航班组合影(宁隆宇/摄)
针对这首条连接海南与澳大利亚的航线,海南航空运控部成立了专项开航工作组,进行航线新开论证及组织实施工作,尹小伟全程参与其中。
尹小伟激动地表示,海口至悉尼航线开通,恰逢海南建省、办特区三十周年,海航集团创业二十五周年,“航线的开通无疑是给海南‘生日’送上了一份好礼,也将为海南与澳大利亚之间搭建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

工作中的尹小伟(戚仕翔/摄)

尹小伟和同事们在海南航空全新运行中心(AOC)的工作场景
供职海南航空14年,这并非尹小伟亲手签派放行的首条国际航线,但却是海南“家门口”的第一条至大洋洲洲际航线。14年的时间,令他成为海南省以及海南航空高速发展时期的亲历者、见证者。
“当时海南房地产泡沫刚刚消退不久,海口可以说是遍地烂尾楼。我从世纪大桥到海甸岛,那一头全都是荒地,龙昆南路还在修,就是一条土路。”尹小伟回忆道。

1990年和2015年的海口世纪大桥对比(黄一鸣 摄影/艺术指导)
2004年,他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空中交通运输与签派专业毕业,被海南航空招募到海口工作,加入运行控制部签派控制中心成为一名签派员,负责航班的签派放行以及处理突发事件等。
看到海南省会海口发展都如此落后,尹小伟说:“内心当时是有些失落的。”
在这14年里,尹小伟看到,过去荒芜的海甸岛,如今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成为一片繁华的居民区、商业区。龙昆南路成为沟通市区与绕城高速间的重要通道,每天通过车辆数万辆次。

1993年和2015年的海口城市景观对比(黄一鸣 摄影/艺术指导)
他说,当年废弃不用,被海航员工当作足球场、篮球场使用的大英山旧机场,焕发新的生机成为初具规模的大英山CBD,陆续建起了海南省人民政府、新海航大厦、海南大厦以及日月广场,医院、学校等项目已实现主体结构封顶,层高近百层的海口双子塔在建,科、教、文、卫等城市功能不断完善。

1997年年和2015年的海口大英山区域对比(黄一鸣 摄影/艺术指导)
过去尹小伟的父母来海南看望他,从海口去三亚旅游搭中巴要走3-4小时的高速,东线高铁开通后,时间缩短到不足两个小时。
在这14年里,海南从经济特区晋级建设国际旅游岛,旅游业跨越式地发展。刚刚过去的2017年,海南接待游客674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11.99亿元人民币,并首次迎来年入境游客量突破100万人次。
尹小伟回忆,2004年,海南航空开通首条洲际航线——北京至匈牙利布达佩斯航线;到2006年,海航开通了第二条北京至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洲际航线,由中国的心脏直抵欧洲心脏。
2008年初,尹小伟被海航派往布鲁塞尔担任运行经理。“由于当时缺少国际运行经验,保障任务繁重,我一下子瘦了十多斤。为了更好地保障来华的欧洲旅客顺利成行,北京奥运会我们都没怎么看。”

2008年,布鲁塞尔时的尹小伟老照片
2010年,尹小伟被调回总部海口,赶上海南航空开通首条极地航线,他亲手“放行”了飞越北极圈的北京-多伦多的航班。此时的海航已开通了8条洲际航线。

工作中的尹小伟和其同事(戚仕翔/摄)
尹小伟说,伴随海南发展的脚步,看着海南航空从一个地区性航空公司发展成国内大型航空公司,更一跃成为国际化、全球化的航空公司。
迄今,海航已经开通了1400多条国内外航线,近200条国际和地区航线,通航城市110余个,航线网络遍布中国,覆盖亚洲,辐射欧洲、北美、大洋洲。
近两年,海航连续开通了海南直飞普吉、万象、 金边、暹粒、琅勃拉邦、台北、澳门等东盟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的航线。数据显示,2017年,海航在海南投入运营的境内外航班量合计12.5万架次,运输旅客总量近2000万人次,其中国际旅客运输量达60多万人次,预计2018年将突破百万人次。

2004年8月2日海南航空首条洲际航线“北京—布达佩斯”航线顺利开通

海南航空新引进的A330-300客机
在本月召开的海南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海南省长沈晓明提出,未来五年,海南要开通境外航线达到100条以上,推动与周边国家和地区航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加快建设临港临空经济区,打造泛南海国际贸易和航运枢纽。
海南航空也在“摩拳擦掌”,计划今年再为海南添上5条国际航线,为海南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拓展更深更远的航线群,帮助海南打造成为中国内地面向东南亚的国际门户枢纽。
尹小伟说:“海口至悉尼航线的开通,对海南及海航而言,是2018年开始的起点。我也自豪于见证它们的发展,奉献青春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