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航空运输
第八届中航国际通航发展(宜兴)论坛暨2017客户峰会举办
来源:中国民航网2017-10-19 15:02:00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刘韶滨 报道:2017年10月18日-20日,第八届中航国际通航发展论坛暨客户峰会在江苏宜兴举办。本届论坛由中国航空技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和江苏省宜兴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航国际航空发展有限公司、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人民政府共同承办。

主论坛现场

200余名行业高管应邀参加论坛,分别来自:国家空管委、交通运输部、中国民航局、航空工业等单位;中外通航企业,包括厂商、运营商和服务商;无锡、郑州、合肥、哈尔滨、南通等地方主管部门;发改委城市与中小城镇发展研究中心、航空工业发展研究中心、美国科特勒咨询集团、浙江省委党校经济学部等国内外知名智库。

此次论坛由一个主论坛、两个分论坛和一个通航产业与特色小镇实地观摩活动构成。

主论坛以"新趋势·新战略"为主题,内容分为"政策-回顾与展望"及"战略-融合、协作与发展"两部分。

分论坛现场

论坛认为,过去的一年,通航产业投资仍保持活跃,行业从政策创新、商业实践方面进行了不懈努力,积极应对发展困境,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论坛认为,要抓住这些新趋势中的有利因素,顺势而为,谋求突破,形成行业发展新战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深化区域协作发展。首部民航业地方法规《江苏省民用航空条例》面世,《加快东北地区民航全面发展的实施意见》发布,政策松绑多头并举,区域统筹发展初露端倪。除了传统工农业作业,通航正回归交通工具属性,与民众生活日益融合,如救援、通勤蓄势待发、航空文化业态呼之欲出。如果将民航内部的区域统筹上升为"行政区+民航辖区+战区"的有机协作,重点解决通航300公里航程内"多飞、飞好"的约束因素,通航发展的燎原之势必定可期。

二是落实军民融合发展。"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对通航发展意义非凡:有利于促进军民航空域资源共享及协调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加快技术创新;有利于降低制造、运营和保障成本。军民融合既是国民经济集约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本土防御型"体制下,也呼唤更大的改革魄力和务实操作。

三是坚持产城融合发展。中国正处于城市化进程中。《雅典宪章》(1933)以人本思想提出城市规划的目的是解决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四大功能活动。通航产业能够较好地将"产城人"三要素联结,正成为各地政府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之优选。这推进了通航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快了产业聚集和消费市场的培育。

论坛认为,在这三个趋势的背景下,围绕新型综合交通解决方案的潜在需求,全球通航技术与商业模式创新风起云涌。新概念航空器的研制和以无人机创新物流运营模式,正方兴未艾。事实证明,通用航空正在以自己的优势谋求发展的突破,日益成为社会经济和民众生活中的活跃元素。论坛建议,我们的政策创新和商业模式变革,都要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努力加快行业发展进程。

分论坛一"通航安全运营",已连续举办三届。民航华东局航空、空管部门相关负责人进行了政策辅导,相关运营企业和代表进行安全管理经验分享。在分论坛二"通航产业园与特色小镇建设"上,与会嘉宾围绕宜兴丁蜀通航产业发展及特色小镇建设的规划,对如何促进通航产业与特色小镇协调发展进行了热烈探讨;同时,针对国内通航产业园"孤岛经济"的发展误区与困境,提出了多方面的改进建议。

论坛举办所在地宜兴市的丁蜀通用航空产业园于2015年开工建设,园区聚焦飞机总装研发生产、通航关键零部件制造、商业航空运营、特色滨水通航小镇四大方向,打造"通用航空+"产业链,目前已吸引一系列通用航空制造、运营基地入驻。与会嘉宾参加丁蜀镇投资环境说明会,全面了解了丁蜀通航产业与特色小镇建设的规划、政策与进展。

在此次论坛召开之际,丁蜀镇亦有一只重要项目即将签约--航空小镇开发建设项目,总投资12亿人民币。该项目由无锡交通产业集团经过2年的精心准备,邀请国际著名通航城建设计公司,经过严密的论证和规划,以人本思想为基础,主要突出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等生活需求,深度结合低空旅游、滨水休闲、通航教娱等服务功能,塑造形象宜人、结构灵动的产业小镇风貌。

责任编辑:linchenglong 000
推荐新闻:
2025年华东地区民航空管(通导)岗位职...
“抛雪车”变身“撒药车” 巴彦淖尔机场...
吉安井冈山机场联合机场公安开展无人机...
呼和浩特机场积极应对暑运持续雷雨天气
吉安桐坪机场启用飞行服务站
南宁机场新增恢复南宁—合肥—青岛航线航班
郴州北湖机场圆满完成航空安保审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不惧“烤”验 火力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系...
大庆机场卫生间增设服务标识牌 贴心守护...
与时间赛跑!3U3349航班紧急返航,争分...
东航西北分公司:空保铁军多维发力,筑...
东航MU5198机组成功救助被毒蛇咬伤旅客
金鹏家庭会员同行可享额外积分奖励
内蒙古自治区民航空中交通管理工程技术...
大庆萨尔图机场开展民航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庆祝建党104周年暨“七...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安全生产月”期间开...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安全生产月”期间与...
江西民航消防专业培训圆满举行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