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曾晓新 报道:面对游客“既想省钱提前订,又怕拒签全亏光”的痛点,携程旅行近日宣布,将于即日起针对平台上日本、韩国的全部酒店产品推出签酒联动保障,前提为符合条件的用户通过携程平台完成相应国家的签证办理服务,按要求完整提交真实材料,并在携程预订酒店。若最终被拒签,凭官方凭证即可申请相关酒店和签证订单的全额退款。

签酒联动保障的具体要求和流程(携程供图)
暑期刚刚开始,出境游的热浪扑面而来。然而,当许多人憧憬异国风情时,签证拒签却成为部分旅客的“拦路虎”。网友小张的遭遇颇具代表性:为带孩子暑期赴日旅游,他早早预订了机票酒店。出于经济考虑,他选择了不可退改的机酒产品。不料日本签证突遭拒签,上万元的预订费用面临“打水漂”的风险。还有一些旅客遭遇了类似情况,随着出境游高峰临近,消费者们为锁定优惠价格,不得不提前数月预订机票酒店。然而,当拒签结果姗姗来迟,那些早已支付的订单便成为沉重负担。
这种焦虑常常转化为对旅行平台的投诉压力。多家大型旅行平台坦言,每逢签证旺季,客服部门便会接到大量因拒签而要求退订或修改酒店订单的申请。用户情绪激动,认为平台应“负责”或“通融”。然而,平台方也深感无奈:住宿服务是由酒店向消费者提供,故退改规则往往是由酒店或其代理商制定并提供给平台,平台作为中间方,在酒店确认订单后即交易完成的情况下,既无权强制要求酒店豁免规则,也并非签证拒签责任的承担方。
那么拒签后的损失,究竟该由谁负责?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柴安琪律师指出,由于签证被拒签而导致无法出行的责任首先需判断系哪一方主体导致了签证被拒签。如系源于申请人自身材料存在瑕疵、提供信息不符或资质不足等因素,且平台方举证其不存在过错的情况下,消费者因签证被拒签造成的损失通常只能由其自行承担。如系源于旅行社或签证代办服务机构在提供签证代办服务中存在过错,例如存在遗漏、丢失材料、提供错误指导、甚至协助伪造材料等,导致申请人最终被拒签进而造成损失的,在此情况下,接受签证代办服务的旅行社或代办服务机构可能存在一定过错,具体到案件中,需要查看双方签署的具体服务协议中是否对此有约定,同时,各方还应进行举证,以确定责任方及损失金额。
有网友质疑:“代办机构难道不该审核材料再提交?”也有声音反思:“材料都是自己准备的,怪谁?”这些争议恰恰凸显了拒签场景中责任边界的模糊性。
对于这一痛点,旅游平台开始寻求解决方案。此次携程推出的日韩签酒联动保障旨在为旅客分担拒签损失风险。携程旅行相关负责人解释道:“与消费者熟悉的大部分国内酒店可免费退改不同,日韩酒店的退改政策相对严格。而且我们发现,在携程平台上预订日韩签证的客群中,出境游新客占比高达75%,18-25周岁的年轻客群也占相当比例,这些群体相对更容易遭遇拒签风险。此次创新服务旨在有效分担传统模式下主要由消费者承担的拒签风险。”(编辑:孙文瑾 校对:王亚玲 审核:韩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