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朱思平 通讯员凌君、黎小俊 报道:在《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落地”和港珠澳大桥即将通车双重要利好激励下,7月5日,出席南航珠海公司退休党员干部“为十九大建言,为阳光南航献策”座谈会暨开展退休党支部党日活动的老同志建言,应抓住国家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和港珠澳大桥通车的“双大”机遇,撸起袖子加油干,努力把南航珠海乃至南航各项事业推向新的高峰。
首先,10多位退休干部党员代表佩戴党徽,在南航珠海公司党委书记王长江带领下,重温入党誓词。南航珠海公司总经理彭铁山向老同志介绍了公司当前生产经营情况,及公司重点项目建设情况。
随后,大家围绕“双大”机遇与公司二次创业展开热烈讨论。一致认为,按照7月1日在香港签署的《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粤港澳三地将在中央的支持下,共同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合作的重点领域中,第一项就是推进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这对于深耕于珠海的南航珠海公司来讲,无疑是又一重大利好。而连接港珠澳三地的港珠澳大桥年底具备通车条件,意味着全面建成通车进入最后倒计时。港珠澳大桥不仅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交通大动脉,更是经济大动脉。“双大”时代的来临,将给公司带来哪些发展机遇?公司又将如何应对?
珠海航空市场愈发诱人
原公司党委副书记、原珠海翔翼航空技术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洪余启说,随着港珠澳大桥建成,以往水各一方的珠江口将变成通途。大桥不仅把珠海和香港、澳门连在一起,同时将珠三角东西两岸的交通全盘 “激活”,珠海作为大湾区粤西桥头堡的功能也将得到大幅提升。
同时,在国家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下,港珠澳大桥的启用将加速粤港澳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港澳地区与珠江西岸的经济进一步融合,珠海将成为内地唯一与港澳陆桥相连的城市,从而实现从“交通末梢”到“交通枢纽”的转变,将迅速成为连接港澳地区的物流和客流枢纽,成为珠江西岸资源向港澳地区输送以及港澳地区产业转移的绝对中心,不断吸引来自珠江西岸主要城市之江门和中山两大经济体的人流和物流向珠海集中,还将引来香港“溢出”的各项经济要素流入珠海,珠海的城市综合竞争力将得到大幅提升,珠海航空市场的前景将愈发诱人,珠海航空市场在南航的权重必将提升。
应广深珠一体化 形成“铁三角”态势
据悉,珠海机场2012-2016年吞吐量年均增长率28.3%,远高于全国机场平均增速10.4%,2017年1-5月珠海机场吞吐量增速达到60%,预计全年将实现50%以上的增长,今年机场旅客吞吐量预计达到850万人次有望突破900万人次,2018年跨入千万级机场行列。
“遥想当年,公司发展相对迟缓,我们是干着急啊!现在‘双大’时代到来,珠海航空市场将进入高速发展时期,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南航应把粤港澳大湾区作为航空一体化市场进行通盘谋划,即‘广深珠’互为依托,互为犄角之势,逐步形成‘三足鼎立’稳定的三角形态势。我们一定要抢抓机遇,抢占制高点,撸起袖子加油干!”原公司纪委书记黄开坚发出感概。
“思想要再解放一点,眼光要放更长远一些,要敢想,更要敢干!要有拼命精神,哪怕是身上掉个两斤肉,也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当然,更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原公司飞行部党总支书记焦绍生说。
原公司副总经理郑润雨表示,面对珠海航空市场将迎来的“井喷”式增长,公司要积极应对,主动作为,作为“大湾区”的前沿阵地,珠航绝对不能等待观望。“墨守成规、按部就班是肯定不行的,要考虑在体制机制上进行创新,珠航要与南航总部充分做好沟通,厦航的成功发展就是很好的例子,能否给予珠航比厦航更好的政策?”
修内功练本领,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原公司副总经理魏东升说,一方面公司要快速引进运力,保持市场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公司在做大的同时,更要做强,修炼内功,练好本领,增强核心竞争力,才能立足长远。
“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安全飞行、优质服务,精细管理。考虑到公司的长远发展,工作要有前瞻性,要提前做好飞行、机务等专业人才的储备,要做好员工队伍的稳定等工作。”有着多年政工经验的原工会主席韩娅萍说道。
在听取老干部代表的发言后,南航珠海公司领导对与会的老同志、老领导本着对南航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提出的富有建设性和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表示衷心感谢。并表示:开展“为十九大建言,阳光南航献策”活动,是对老干部工作价值的升华,是老同志助力公司发展的有力担当,希望老干部不忘初心,情系珠航,发挥政治、经验、智慧三大优势,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珠航乃至南航各项事业发展,继续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