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是企业整体结构中最基础的单位。班组长的任命,大多是从基层一线员工筛选提拔。作为管理者,班组长的管理知识,来源于个人长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经年累月积攒的工作经验。
我是戴新新,来自南航河南公司地服部值机科黎明班组。从一名入职时懵懂的菜鸟新手,到一名自认合格的班组长,一路走来,经历了从普通员工到管理者的心路历程,对一线的工作管理与自身的转变深有体会。
首先,班组长主要负责现场当日工作的安排与协调,但是并未脱手具体工作,因此必须要做到以身作则。作为管理者,工作态度和行动又直接影响到下属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能动性发挥。举个例子,在航班大面积延误的时候,我习惯在分配员工岗位责任之后,长时间驻守值班主任柜台,第一时间面对旅客,主动解决值机区域的疑难杂症,这样对下属员工,尤其是新员工的情绪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并能极大的提高员工的团队归属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其次,班组长作为传达上级工作指示,组织员工开展一线基础工作的管理者,务必要做到公平公正。这个问题分为两个方面来看待:第一,孔子在其《论语》中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员工与员工之间可能存在的冲突,个人生活对于工作心态的影响,旅客宣泄自身情绪对员工带来的负面影响,都是存在的。因此公平公正的对待下属员工,不任人唯亲,徇私护短,员工对我们才能够坦然信任,才能客观的看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这也有利于我们及时发现并化解矛盾。第二,作为上级领导和一线员工之间的枢纽,班组长同时负责对下属员工的绩效考评。上级领导对于一线员工的工作能力以及个人印象,大部分也源自于我们,因此,公平公正的向上级领导反映员工真实工作状态与工作成果,对于优秀员工的选拔和团队优化,同样具有深刻的影响。
最后,班组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优化团队配置,提高工作效率,更好的实现团队目标。无论是定量目标,还是定性目标,都要适度制定。太高的目标无法实现,绩效无从谈起,将影响员工日常工作的积极性。太低的目标,不具备挑战性,会使员工失去成就感与斗志,形成懈怠情绪。因此,我经常会向上级领导反映现场工作的实际情况,以安全为前提,服务为宗旨,合理的安排上级分配的任务,一旦出现可能超出实际保障能力的任务,及时说明情况并请求上级协调,将安全以及服务可能出现的问题扼杀在摇篮里。
回头看自己成长的过程,其实就是心理逐渐成熟的过程,能力进步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责任心的增强。“没有人是天生的领导者”,我也沮丧过,懊恼过,失落过,但是我始终热爱这份工作,爱护和尊重与我一起并肩作战,在每一个长三角梅雨或是广深流控的不眠之夜里顶着黑眼圈的同事们,享受航班大面积延误时善良的旅客朝向我的感激的目光。我从不后悔,带领我的团队披荆斩棘,完成一次次重要的保障任务。因为有他们,我有信心,克服任何困难。
我希望黎明班组就像他的名字一样,如黎明的霞光,永远朝气蓬勃。(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戴新新、刘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