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春三月,即将迎来第107个“三八国际妇女节”,东航安徽分公司运控部情报分部的“五朵金花”一如既往地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地工作着,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女性特有的坚韧谱写着不平凡的乐章。
“有人说生命在于静止,有人说生命在于运动,其实静有静的安逸,动有动的乐趣,重要的是,你有享受过程的智慧,又有承担后果的能力”,这是朱娅皙对工作和生活的感悟。1982年,朱娅皙经过层层严格选拔,从上千人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优秀的空中乘务员。在飞期间,朱娅皙勤奋好学、踏实肯干、业务能力突出,获得过多项荣誉和奖项。作为客舱教员的她,带出来的徒弟更是不计其数,这些徒弟很多都是安徽分公司客舱部的业务骨干。2008年,朱娅皙从乘务岗位上光荣退役,同年因为工作需要,她调入安徽运控情报分部开始了新的职业生涯。面对陌生的工作环境和全新的工作内容,朱娅皙没有一刻的犹豫和停歇,从零开始,全身心的投入到新的工作岗位之中。在业务工作中,她发挥了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刻苦奋进,短时间内就胜任了新的工作岗位,赢得了同事们的好评和尊重。就这样,朱娅皙在情报的岗位上一干就是10年。在过一年,朱娅皙即将告别工作岗位,开始自己人生的新历程,但是她并没有因为即将退休而停下手中的工作,仍然辛勤的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后辈们树立了优秀的榜样。
江丽华,19岁就从北京的名牌大学毕业,毕业后先是在军队高校任教,然后因为家庭原因,1988年退伍来到合肥骆岗机场。近三十多年来,从民航第十四飞行大队到东航安徽分公司,随着安徽分公司的发展壮大,总调航务科的名称一变再变,直到变成现在的安徽运控情报分部。而无论如何改变,江丽华一直坚守在这里,为分公司的情报工作和航务工作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于事不执 于心不著;简单自然,尽心随缘。做最真实的自己。”这是江丽华的座右铭。随着安徽分公司的航班增长,航务方面的加班包机申请和批复协调工作也在日益增多,面对这些繁杂的工作,江丽华从无怨言,一直默默无闻的工作着。再过两年,她也即将告别工作岗位,面对自己奉献一辈子的岗位,她也仍然坚守于此,没有丝毫懈怠。
林红,1990年大学外语专业毕业,作为民航发展时期急需的外语人才被引进到东航,从事飞行员的外语教学工作和情报工作。作为一位资深的情报员,她性格直爽,快人快语,对工作积极负责,经验丰富。这些年来,随着民航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情报工作的方法和手段不停地在改进,从早期的图上作业,到现在的航行资料电子化,工作的复杂程度和精细程度也在逐年增加,林红积极地学习新的业务知识,在日新月异的新技术新业务上的学习和应用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所有同事中,林红在情报分部的工作年限仅次于江丽华,她经常利用自己的经验优势,毫无保留的做好传帮带,帮助年轻的情报员快速的成长。
刘莉,曾经是分公司营销队伍的一名干将,曾长期在外站营业部工作,有着丰富的市场工作经验。2008年,因工作调整,她和朱娅皙一起调入情报分部。刘莉来到情报分部后,主要负责机载资料的配送工作,不论寒冬酷暑,刮风下雨,晨光暮霞,甚至午夜时分,只要是飞机到港,她都会带着多则几十公斤的资料上飞机更换,十分辛苦。这些年来,从她手中递送的资料达几千本,几十万页,她在无数次的奔波之中,取得了很可观的工作业绩。虽然工作繁重,但是她是个乐观的人,她经常说,民航业的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现在她虽然苦一些,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后的人就不需要这样的奔波劳作了,大家的工作环境也会越来越好。
孙洪超,1996年大学毕业后来到东航安徽分公司总调情报室工作,她在运控系统奉献了自己最好的青春年华,也在运控部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她的爱人作为一名运控人员,常常值夜班,早期更是一年里有半年驻外出差的经历。她既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又要作为运控家属照顾好家庭全力支持配合好爱人的工作,这一特点相对于分部里的其他情报员来说,尤为艰辛。她工作积极勤勉,一丝不苟,曾获得多次优秀称号,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同努力,共发展,乐奉献”这些年来,她一直遵循这一宗旨,克服重重困难,做到了一个优秀航情情报员和一个优秀运控家属应该做到的一切。
这就是东航安徽运控部情报分部的“五朵金花”,也是情报分部的半边天,她们发挥了女性坚韧细致的优势,在岗位上建功立业,让航情情报分部工作够稳步向前,扎实推进,为分公司安全飞行贡献了自己力量。(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杨帅、瞿劲松、孙洪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