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航空运输
东航"燕计划" 央企跨洋揽才海外"雏燕"归来
来源:《中国民航报》2016-11-24 13:10:00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孟进 报道:东航从国内外名牌大学的应届毕业生中招收管理培训生的“燕计划”到今年已经是第三期了,而今年首次开展的“燕计划”海外校园宣讲和招聘活动,在所到国家和城市的中国留学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东航是第一家直接到海外高校大规模招聘管培生的央企。对海外人才的垂青,凸显出东航在国际化战略与“走出去”计划中的迫切心情。

  跨洋揽才 助力国际化战略

  2012年,东航根据领导力素质模型建立了“燕翼翔鹰”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其中,专门针对优秀应届毕业生的“燕计划”已取得初步成效:第一期学员已顺利毕业走上了预设管理岗位,第二期学员也已进入深度轮岗阶段。

  作为东航具有代表性的管培生项目,“燕计划”在公司内外,尤其是各大高校毕业生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东航党委副书记胡际东告诉记者,今年,为吸引更多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优秀人才进入公司后备管理梯队,致力于公司国际化战略的贯彻落实,东航决定增设“燕计划”国际班,专门面向海外知名高校毕业生进行招聘。这些海外归来的“小燕子”未来将主要从事与公司国际化相关的业务或派驻海外工作。

  10月25日~11月2日,东航的2017年“燕计划”海外校园宣讲和招聘活动在美国、英国陆续开展。首次到海外进行校园招聘的东航对此次出行颇为重视。自10月25日开始,东航领导胡际东、董波、袁骏带领3支队伍,分赴美国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以及英国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大学学院这5所世界顶尖院校,宣讲东航的“燕计划”,并参加了在纽约大学举办的集中招聘会。

  5场宣讲会座无虚席,很多同学站着听完了全场。在英国,诸多在伦敦周边城市就读的留学生来到宣讲会的现场。

  在美国,甚至有同学从外州专程驱车7小时赶来,现场气氛十分热烈。最终,截至“燕计划”国际班报名通道正式关闭,东航共收到来自海外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应聘简历3000余份。经过网上测评、群面、单面等严格的测评流程,共有22人进入了12月中旬在上海举办的国际班最终高管面试,另有20人推荐至国内班后期测评。

  诚意满满 打动海外学子

  参加过东航“燕计划”宣讲会和测评的同学们在谈到与东航工作人员接触的感受时,“nice”一词频频出现。对问题回答坦率、对面试细致认真、对求职者尊重关心……这都是同学们的普遍反映。洛杉矶的一名考生在接受采访时说了这样一个细节:她面试结束时已是夜晚,东航的工作人员特意嘱咐她打车回家,注意安全。该考生表示,参加过许多单位的笔试、面试,时间在晚上的也有很多,但给予她如此关心的,东航是第一个,这一细节让她心里感到很温暖。贴心的一幕也在伦敦的面试考场上演:不少同学候考时或面试完已是正午,东航的工作人员专门为大家准备了午餐,如此周到的安排让同学们感动不已。

  东航的诚意更是打动了应聘的海外学子:不仅高管带队亲赴海外宣讲,更是贴心地带来了专业的测评团队,直接在海内外多地进行面试考核,极大地满足了仍在国外或已经回国的不同留学生群体的不同需求。同学们表示东航此次海外校园之行,颠覆了他们对中央企业的固有认识。以往很多留学生认为央企永远是高高在上的,工作思路与人才培养也是非常传统的,而东航的“燕计划”则让他们直观感受到央企原来还有不同的一面。

  东航对此次海外招聘的各个环节都有精心的设计和细心的安排。所有顺利通过群面并完成单面的同学,都收到了来自东航的感谢卡,在这张小小的卡片上,既有东航对面试结果公布时间的提醒,有关于终面的简要说明,有对同学们给予东航支持与信任的衷心感谢,还有东航对各位同学最真挚的祝愿。
责任编辑:张薇 000
推荐新闻: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与安委会开展交流共建
江西航空团委联合江西民航各单位团委举...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组织开展健步走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五一节前安全专项行动
绵阳机场顺利完成活体器官运输保障任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作风建设专项工作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下好消防“关键棋”...
中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派员参加广东省...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高效完成空管光...
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与中南空管局...
中南空管局全力做好地空通信设备民航准...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与飞行服务中心...
“海口航空邮件快件监管中心项目—海口...
中南空管局管制中心塔台管制室多措并举...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多措并举筑牢雷...
中南空管局气象中心多维度备战空管系统...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通信枢纽室“星...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多维度开展春季安全教育
江西航空青年:见义勇为显担当 寒夜善举...
传承雷锋精神,闪耀国门安检——首都机...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