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航空运输
海南航空:让东方之美走向世界
来源:《中国民航报》2016-11-08 15:32:00
  10月18日,来华访问的119名美国林肯中学师生搭乘班机返回西雅图,发现自己搭乘的是海南航空第一架“功夫熊猫”彩绘飞机,海航还为他们安排了用毛笔书写“福”字等活动,这令他们感动不已。

  这样的独特体验,在过去的23年中,有许许多多搭乘海南航空的旅客也感受过。从1993年5月2日在首航航班上董事长亲自服务开始,这家起步海岛的航空公司就不断地给旅客带来惊喜。它是国际上安全水平领先的航空公司,是第一家走进英超赛场的国内航企,是全球第一场空中音乐会的举办者,以至于很多没有搭乘过海航航班的人,也听说、了解甚至熟悉海南航空这一品牌。

  传承: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中国民航作为全球第二大航空运输系统,始终把航空安全放在首位。作为中国民航的一分子,海航自成立那天起,就将安全视为自身的高压线和生命线。在经历了相当长时间快速发展的同时,海航保持了零事故的安全纪录。2015年12月,海航累计安全飞行超过500万小时,获得了中国民航“飞行安全五星奖”。

  “我们积极参与中国民航在安全领域的各项改革。2005年,海航被选为中国民航首家试点SMS系统的企业,通过多年来SMS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入,前置风险管理,有效减少了后果类安全事件的发生。2015年,海航被民航局选为开展安全绩效管理的试点单位,通过搭建安全绩效管理架构并设定相关指标、目标进行定期监控,对核心风险进行全方位管控,已逐渐成为行业安全管理的先行者。海航安全总监魏长荣介绍,他们在向外部学习借鉴安全管理理念、做法的同时,也坚持苦练内功,围绕着“安全”二字,形成了“诚信、爱心、纪律、责任、公正、沟通、学习”的七大安全文化,成为了保障海航安全运营的精神财富。

  创新:致力于呈现最好的服务

  无论是初成立时开拓市场,还是在当下奔向世界舞台中央的道路上站稳脚跟,海航始终坚持用心服务旅客。正是这种对真情服务理念的坚持,成为了海航赢得市场、快速发展的核心武器。

  时光倒回到23年前的1993年5月2日,海航首航时,其创始人、也是现任海航集团董事局主席的陈峰同海南省领导一道,端着茶壶在航班上为旅客服务,向旅客传递用心服务的“店小二”精神。23年后的今天,不断加快国际化进程的海航,将自身的服务理念提炼升华为“东方之美”,一方面在地面和客舱服务上向国际顶尖标准看齐,另一方面秉承独特的“东方待客之道”。

  海航总裁谢皓明今年7月在伦敦接受SKYTRAX五星航空公司奖牌时表示,海航之所以能够连续6次获评SKYTRAX五星航空公司,得益于在硬件设施、服务体系、航线开拓、飞行安全领域的不懈耕耘,以及在具备卓越的运营品质、提供优质的客户服务后仍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仅在过去的一年里,海航就搭建起了与客户持续互动的VOC管理系统,推出了全新海航会员体系,引入波音787-9客机并应用了机上WI-FI技术,与品牌酒店及知名餐厅合作打造“空中星级厨房”,拍摄创新安全须知视频……在近日举办的2016年度世界旅游大奖(WTA)颁奖典礼上,海航揽下2016年“亚洲最佳航空公司奖”“亚洲最佳商务舱”“亚洲最佳空服人员奖”“亚洲最佳机上餐饮奖”四项亚洲级奖项。

  前行:努力成为更多旅客首选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海航都获得过政府、市场给予的很多荣誉和赞许。海航已经做得足够优秀,但他们却从没有停止前行的脚步。

  为了给各国旅行者提供便利的飞行服务,海航在过去一段时间里致力于国际网络的完善和欧美市场的拓展。在过去的两年多里,海航开通了北京—圣何塞、北京—曼彻斯特、上海—西雅图、重庆—罗马、西安—罗马、杭州—西安—巴黎、长沙—洛杉矶等洲际航线,实现了洲际航线数量翻番的目标。

  考虑到绿色发展是时代的主旋律,越来越多的旅客开始注重环保主题,海航积极倡导绿色飞行。2015年,海航成为我国民航第一家获得能源管理体系第三方认证的航空公司,还运营了国内第一班完全使用生物燃料的商业航班。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海航全面推行的“绿途GreenTour”项目已累计节油25.1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79万吨,相当于3万亩森林一年的二氧化碳吸收量。

  在获悉海航成为《财富》杂志2016品牌榜单交通运输及物流行业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后,海航品牌总监徐飞表示,海航一直以成为中华民族的世界级卓越航空企业和航空品牌为发展愿景,并通过提供更具人性化和灵活化的服务,努力使海航成为世界知名品牌。

  “近几年,海航一直以用心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为纽带,力学笃行,打造航空业界优质独特服务团队,彰显航空五星服务品牌,为旅客提供卓越服务。未来,海航还将继续提供更加优质的空中体验,力争在交通运输及物流行业保持领先地位。”徐飞说。(《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许晓泓)
 
责任编辑:张薇 000
推荐新闻:
江门首家重载共轴无人直升机F-600产线落...
伊犁伊宁国际机场推出行李防错拿新举措
海南空管分局全面升级应急通信保障体系
巴彦淖尔机场开启空管技能“强化模式”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保密教育系列活动
桂林机场扎实做好汛前准备工作
新疆机场集团博乐机场顺利完成2025年度...
那拉提机场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
吉安井冈山机场开展防汛专项检查工作
乌海机场多举措做好滞留旅客应急转运工作
赤峰机场联合赤峰市交通运输局开展“民...
桂林两江国际机场获评2024年度二星级“...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用科技塑一场与旅客...
二连浩特机场“五一”小长假客座率同比...
五一假期吉安井冈山机场迎送旅客1.18万人次
“五一”假期 乌兰浩特机场完成旅客吞吐...
江西航空开展五四青年节主题机上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合创劳模创新工作室:...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与安委会开展交流共建
江西航空团委联合江西民航各单位团委举...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