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当机长时,是山东最年轻的机长;他当教员时,是山东最年轻的教员。无论身处什么样的时代,距离青春最近的都应当是梦想,孩提时代,孟超渴望当一名飞行员。年轻时代,孟超争当一名优秀飞行员。
"明月出潼关,秦岭云故乡"。孟超,1985年5月出生于陕西杨凌,黄土高坡上一个偏僻宁静的小村庄,虽然地理位置属于西北偏远地带,但却距中国空军航空兵某师部直线距离20公里左右,从小聆听着发动机的轰鸣声,经常抬头仰望天空,飞机的飒爽英姿,壮志凌云的豪情,鹰击长空于万米高空,捍卫祖国蓝天,儿时的梦想就此生根发芽。
孟超的座右铭是"不能则学,不知则问",有句话说的好:"人因梦想而伟大,因行动而成功,更因学习而改变",正是因为从小有了自己的飞行梦想,"不能则学,不知则问",于2005年9月成功考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学院学习飞行理论,并于2006年12月份赴美国三角航空训练学校学习飞行技术,通过各种飞行训练,理论学习以及实践考试,孟超顺利拿到了美国航校颁发的训练合格证以及FAA颁发的资格证书,并率先第一批次回国参加飞行。在经过公司严格的训练程序和实践检查后,孟超于2012年12月份顺利的被公司聘用为空客320机型责任机长,于2015年12月份被聘为本机型飞行教员,被聘机长和教员时,在山东分公司是最年轻。
对待工作,孟超同志严谨细微,一丝不苟,本着努力"精飞"、"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态度和原则,严格遵守民航各项规章制度,默默的努力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障飞行安全。
2014年7月30日,孟超机组执行烟台-北京-烟台-首尔-烟台四段连飞的航班任务。在第二段北京回烟台途中,当飞机建立烟台蓬莱机场23号跑道航道进近时,管制员通知机组气象部门观测地面顺风超标,询问机组意图,孟超机组严守飞行规章和坚持安全红线意识,果断复飞,在空中盘旋等待,得到管制员已更换好落地跑道可以再次进近的指令后,机组再次进近正常落地,确保安全。在第四段首尔回烟台的航班途中,当飞机经过大连管制和青岛管制的交接点进入青岛管制区域后,机组接收到目的地机场天气实况信息,得知烟台机场已被强雷雨覆盖,在和青岛管制员再次证实并传达意图之后,为了保证飞行安全,并且最大限度地降低旅客出行时间和公司运行成本,机组综合判断,果断备降青岛,待烟台天气好转之后第一时间和管制员申请飞回烟台。
孟超机组在面对复杂天气情况下,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严格标准飞行程序,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最大程度的保证了飞行安全。随着临近春节,旅客数量日益激增,冬季北方寒冷天气和雾霾叠加影响,临时增加航班和调配航班成为常态。接到公司安排通知,孟超未有丝毫犹豫,充分认真仔细的完成航班准备,果断驱车到达机场执行航班任务。了解到今日因北京雾霾影响,多架次航班因为备降不能按照原飞行计划执行飞行任务,另由于前夜降雪影响,航班延误、取消多架次,所以旅客滞留情况严重。完成飞前准备后,飞机按照计划起飞,时刻更新飞行状况及目的地机场天气情况,做好万全准备。
对待组织生活,孟超经常反思及总结发挥青年先锋作用,为团徽增光,为党旗添彩。除了飞行工作,航后他还积极参加青岛飞行部组织的主题团日活动、篮球争霸赛等文体活动,主动参与导师带徒、飞行技术比武、英语学习活动。作为年轻飞行员的代表,他光荣的加入和全国青年文明号"鲁鹰飞行示范组",并且在2016年春运开始第一天带队执行航班任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天空中,飞机在三万英尺俯仰;穿越流岚,是他千里之外的目光,透过深邃的蓝天,总有一种神秘的力量,时常牵着他,抬头仰望……"(邢元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