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成功处置“6 29”劫机事件纪实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许晓泓、秦红丽 通讯员梁绪勇报道:这是一场突然遭袭后又取得胜利的自卫反击战,历史会铭记这一天这些人的故事。2012年6月29日,执行和田至乌鲁木齐航段的天津航空GS7554航班9人机组和23名机上旅客,在5000米高空中,成功粉碎了早有预谋的6名手握凶器的犯罪嫌疑人的劫机企图。
这是一场受到最多关注,又用最短时间结束的殊死搏斗。依托中国民航反劫机的一套成熟机制与常态化训练技术,GS7554航班机组与犯罪嫌疑人勇敢拼杀、机智周旋,有效地确保了飞行安全、配载安全以及最为重要的旅客生命财产安全。在民航地面保障单位的配合下,飞机迅速返航,从劫机发生到飞机落地仅用时17分钟。
“6·29”事件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并作了重要指示。7月6日,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亲切接见了GS7554机组。
民航局党组在6月29日下午即授予该机组“中国民航反劫机英雄机组”称号,并对参与斗争的机上旅客表示慰问和奖励。6月29日下午,民航局工作组就赶赴和田,慰问受伤的机组成员和旅客。7月6日,民航局在北京举行隆重的表彰大会,授予GS7554航班当班安全员杜岳峰、徐洋和乘务长郭佳“中国民航反劫机英雄”荣誉称号;为当班机长邹劲松、副驾驶陈开元、杨海涛和乘务员吕慧、王婉钰、宋佳分别记个人一等功;通报嘉奖在空防安全工作和反劫机斗争中成绩突出的民航局公安局、民航新疆地区管理局、天津航空公司、新疆和田机场管制室4个单位;向参与“6·29”反劫机斗争的23名乘客表示慰问和感谢,并给予奖金奖励。
生死10分钟
6月29日,新疆和田,多云。从乌鲁木齐飞到和田的天津航空B3171号飞机,执行的是一天中乌鲁木齐与和田之间5个航班中的第2个。因为时刻好,从和田飞乌鲁木齐的GS7554航班的抵达时间是14时20分(新疆与内地有时差,一般单位下午16时开始上班),所以即便票价相对高一些,上座率依然不错。6月29日这天,这架E190客机的6个头等舱全满,92个座位的经济舱也售出了85个座位。
在从乌鲁木齐出发前,机长邹劲松在带领全体机组人员做完飞行前准备后,笑着对安全员杜岳峰和徐洋说:“小伙子们,今天要把目光放机灵点,马上就是‘七一’,既是党的生日,又是香港回归15周年纪念日,咱们可不能出丝毫差错。”
负责对GS7554航班登机旅客进行监控的杜岳峰除了看见该航班上有一名拄着双拐的旅客外,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在起飞的那一刻,我想这次飞行会与我担任安全员1年以来的所有飞行一样平安顺利。”
12时25分,GS7554准时起飞,乘务长郭佳坐在前舱门口面向全体旅客的位置。因为担心旅客在起飞或下降时未系好安全带而发生安全危险,在飞行不处于平飞状态时,机舱内的分舱遮帘全部拉开,方便乘务组坐在安全座椅上即可监控舱内情况。
12时30分,飞机还没有进入平飞状态,郭佳突然发现有3名坐在经济舱前部的旅客正离开自己的座位朝头等舱方向跑来。第一名旅客行动时,她还想提示暂时不可以使用卫生间,随即,她看到了后起身的两名旅客手里都拿着钢管。“你们要干吗?!”她喊道,脑子里闪过“出事了”的念头。
坐在经济舱前部的杜岳峰,听到急促的脚步声、叫喊声,下意识地准备起身研判情况。但是歹徒的钢管直接敲中了他的头部,致使其短暂失去意识。这时,在歹徒和驾驶舱中间的机组力量就只剩下郭佳一人,而众所周知,驾驶舱是飞机上最关键的部位。尽管独自面对3名手拿钢管的歹徒,内心不免害怕,但郭佳还是坚持守在驾驶舱门口,并想着怎样把信息传递给机组。穷凶极恶的歹徒一边盯住郭佳,一边尝试用各种办法打开驾驶舱舱门,郭佳毅然扑了上去,她的头部、手臂被钢管重重打伤。
头等舱的旅客这时才明白自己所处的状况。他们迅速行动起来,加入到与歹徒殊死搏斗的行列中。
“12时32分,在飞行高度达到5700米,即将平飞时,我突然感到飞机状态不稳,客舱里传来尖叫声和急促的奔跑声,还有嘈杂的打斗声。几乎在同一时间,我从驾驶舱监视器发现,在原本平静的头等舱区域,几个人正扭打在一起。我立即意识到发生了紧急情况。”凭借长期的应急训练和多年的飞行经验,邹劲松告诉自己要尽可能地保持冷静。他马上作出返航的决策,并对驾驶舱里的3个人进行了简要分工:他自己负责驾驶飞机;副驾驶杨海涛负责通信联络,立即向乌鲁木齐区调及和田塔台报告遭遇劫机,申请紧急返航,并要求机场做好反劫机预案的准备工作;观察员陈开元则盯着监视器,监控客舱情况,随时保卫驾驶舱安全。
客舱里的紧急状况在此时变得尤其严峻。头等舱的几名旅客和郭佳一起,与3名歹徒处于对峙的状态,但旅客们和郭佳都已多处受伤,头部、身体多处见血;而客舱中部突然又有2名歹徒准备前往头等舱支援。紧要关头,GS7554航班的机组人员冲了上去,苏醒过来的杜岳峰和另一位安全员徐洋冲在最前面,而几位女乘务员则通过客舱紧急广播,呼吁身强力壮的旅客站出来,协助安全员一起制服歹徒。
群众的力量,特别是当天碰巧搭乘该次航班的几位公安干警的迅速出手,使得客舱中部的局面很快稳定下来。安全员随后将重心向处于僵持状态的前舱转移。前舱的犯罪嫌疑人在此时更加穷凶极恶,虽然形势已对其不利,却仍不肯就范,直到机组安全员和旅客一起出手,将其全部制服。
12时40分,邹劲松接到郭佳报告,得知劫机分子已经全部被制服。于是,机组一方面告知旅客即将返航,另一方面改自动驾驶为人工操作,以最快速度安全降落。
劫机处置的民航速度
就在GS7554机组全体成员和旅客同歹徒进行殊死搏斗的时候,整个民航从上到下已经启动了反劫机预案,各种信息快速流转,各种指令快速下达。
和田机场管制员在收到GS7554机组的报告后,立即按机组意图指挥航班返航,同时启动突发事件处置信息发布流程,开始向各个岗位和业务单位传递信息。从乌鲁木齐到北京,民航各级管理部门在第一时间收到GS7554航班遭到劫机的报告,各项反劫机机制随即启动。
在和田机场,管制室根据机场值班领导指示,向各岗位发布了启动和田机场应急救援指挥预案的信息。和田机场第一时间向乌鲁木齐机场运行指挥中心以及和田地区110进行了通报。GS7554航班在指定停机坪停靠并开舱门后,特警、武警迅速登机,将歹徒押下飞机,医护人员将受伤的机组人员和旅客送往医院救治。
“当时相当于成立了两个组。一个是前线事件调查组,由当时正好在乌鲁木齐指导工作的民航局公安局副局长林彦群带队,新疆管理局副局长周翔以及管理局公安局、喀什监管局、新疆机场集团、天津航空新疆基地、海航新疆分公司相关负责人组成的工作组赶赴和田;另一个是由我和我们党委书记张忠华担任组长的综合协调指挥小组,向民航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通报各种信息,下达封存和田机场相关信息和伤员处置等具体要求。”民航新疆地区管理局局长许浩7月4日在乌鲁木齐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他们在接到劫机信息的5分钟内,就召开会议,指挥处置工作。该局信息领导小组及下属办公室24小时值守,头4天的信息专报就上报了8份,还上交了调查报告2份。
GS7554航班所属的天津航空更是把指挥部由天津移至乌鲁木齐。由天津航空董事长兼总裁辛迪担任组长的应急处置小组第一时间飞至乌鲁木齐,29日晚又组织召开紧急安全会议,把信息通报给天津航空所有机长,并按照局方要求,加大对新疆的安保力量投入。天津航空的母公司海航和海航的母公司海航集团也对天津航空的处置给予了重要指导。海航集团董事长陈峰29日下午在海口召开下属航空运输企业和机场负责人参加的董事局扩大会议,在外出差的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健先是对事件处理和后续工作作出11项部署,紧接着又中断海外行程,赶赴乌鲁木齐。海航集团安委会主任、海航航空董事长兼总裁王英明也率相关人员,第一时间赶赴乌鲁木齐。
畅通的信息传递同样反映在位于北京的民航局的事件处置上。“不愧是民航,反应速度就是快。”新浪微博网友这样评价。6月29日下午,民航局授予天津航空GS7554机组“中国民航反劫机英雄机组”这一荣誉。而在当天夜里,赶赴和田的民航局调查组根据民航局领导的指示要求,走访慰问了受伤的机组人员和旅客,当天开展的事件调查工作持续至次日深夜1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纪委书记宋爱荣6月30日在出席新疆民航空防安全专题会议时评价说,在劫机事件发生后,民航局局长李家祥、民航局副局长李军及时指导、指挥事件处置工作,部署民航加强空防安全工作,表现出对新疆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自治区党委和政府衷心感谢民航局的支持。而在7月2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召开对GS7554机组的表彰大会时,民航局副局长李健又率领由民航局公安局局长宋胜利、民航局政工办主任崔晓峰等组成的工作组专程赴乌鲁木齐参加,同时再一次看望慰问了受伤的天津航空GS7554机组人员,并听取了新疆民航各单位的空防安全情况汇报,研究下一步工作重点。
为旅客出行创造最安全的环境
在事后接受采访时,已经恢复明媚笑容的郭佳说,她当时也很害怕,但身为乘务长,身为民航的一分子,保护旅客的生命安全是他们的职责。
“这次反劫机事件的胜利,不仅是天津航空的胜利,更是中国民航的胜利,也是所有热爱和平的中国人民的胜利。”当班机长邹劲松说。
民航局局长李家祥表示,反劫机活动是民航系统保证空中安全的重要内容之一,民航局有详细周详的预案,从2008年以来已经出现过3次劫机图谋,全部被民航系统成功挫败。这次“6·29”反劫机的成功,进一步验证了民航局和航空公司的反劫机预案、反劫机体系、反劫机机制经得起实践检验,是行之有效的。他介绍说,这些预案每年都进行演练,并会根据情况及时修订和完善。
记者在乌鲁木齐采访时了解到,天津航空尽管进入新疆运营时间较晚,公司整体实力相对于南航新疆分公司这样的老大哥有一定的差距,但他们通过加强内部管理,不断地提升空防安全的实力,加强空保人员队伍建设,并已经有了专门的空防安全管理人员,对民航局的各种空防安全规章都能严格贯彻,“6·29”的成功处置就是其自身实力的一个体现。
相关统计资料显示,从1977年6月16日我国发生的第一起劫机案件至今,民航系统在空中一共挫败近40起劫持和破坏事件。这些案例,被认为是广大民航机组成员、空中保卫人员临危不惧的胆魄,以及时刻以党和国家利益、以旅客生命安全为第一位的忘我牺牲精神的缩影。
李家祥指出,“6·29”反劫机斗争还体现出整个民航系统的应对是得体的。包括机场、公安、空管、消防和政府监管职能部门,在掌握第一信息后,都给予了不同形式的支援。可以说,这次反劫机斗争的成功也检验了整个民航体系运行的质量,我们对这次参与反劫机斗争的机组,对整个民航系统的工作是满意的,同时也对旅客给予的积极配合和支援表示赞赏和肯定。在7月6日举行的表彰大会上,他还特意向参与这次反劫机活动的旅客敬礼,表达谢意和敬意。
在6月29日当天反劫机成功后,天津航空专门调派一架EMB190飞机和两套机组,在乌鲁木齐备份待命,并于当晚在GS7554旅客完成排查后,将该架飞机调往和田,将有意愿继续出行的GS7554航班的旅客运送至乌鲁木齐。
而GS7554的故事并非民航安全工作的终点。“民航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一定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总结这次反劫机斗争成功的经验、特点,研究在新情况下开展反劫机斗争的规律和特点,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加强民航的安全工作,包括民航反劫机斗争的各项举措,为我们中国民航广大旅客出行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李家祥说。
来自民航新疆管理局的信息是,全疆机场的安防等级在“6·29”事件后被进一步提升,并开展空防安全大检查。民航局除提升新疆航线的安全等级外,还计划动员内地安保力量增援新疆,并在资金、设备、政策和人员上向新疆等地区倾斜。
记者7月5日在乌鲁木齐国际机场看到,其采用的安检等级甚至超出北京奥运会时北京首都机场的标准。进入航站楼的防暴测试,不仅针对旅客行李,手心、衣服也都会被取样检测;禁止携带任何液态物品,并要求脱鞋、解皮带检查;重点航线还会在登机口进行二次安检。尽管安检所花费的时间因此长了一些,但旅客对此普遍表示理解,选择民航出行的旅客未见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