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路泞 通讯员戴前进 报道:与中国引领世界的加速智慧化转型与绿色发展同步,我国西北中小机场同频共振。宁夏固原机场近日正式投入使用全国民航首款纯电动应急救援指挥车。这一创新举措成为这座扎根六盘山麓的支线机场应急保障能力实现跨越式提升,更是西北地区中小机场以科技赋能安全、以绿色引领发展的生动例证。

作为宁夏首个航线覆盖北上广的支线机场,固原机场承担着服务革命老区发展、保障181万累计旅客出行安全的重要使命。此次引入的纯电动应急救援指挥车,是全国民航领域首款专为机场应急场景量身打造的零排放指挥装备,其投用将机场安全保障体系推向绿色化、智能化新高度,为旅客安全和航班高效运行筑起坚实屏障。

这套“移动应急指挥中枢”完美适配西北高原机场的运营需求,具备高机动性、强环境适应性和全天候作业能力。针对固原复杂的高原地理环境,车辆动力系统经过专项优化,即便在低气压、温差大的条件下仍能稳定运行,彻底解决了传统燃油车辆在高原环境下启动困难、动力衰减的痛点。车内集成的先进通信系统、高清视频监控设备与指挥决策平台,构建起“现场感知-数据传输-协同决策”的全链条响应机制--通过实时传输现场画面与数据,可快速实现与消防、医疗、公安等多部门的无缝联动,让指挥决策更科学、指令传达更精准、救援行动更有序。相较于传统指挥车,其纯电动力系统不仅实现零排放、零污染,更具备噪声低、续航长、充电快的显著优势,在应急救援“争分夺秒”的核心需求中展现出独特价值。
装备升级背后,不仅仅是宁夏机场公司对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长期深耕。作为多家航企在西北地区的训练基地,固原机场始终将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摆在突出位置,通过持续优化应急预案、强化实战化演练夯实安全根基。目前,机场已先后完成C919大飞机高原测试保障、务工包机等多项重要任务,在实践中构建起成熟的“空地航”协同机制。此次纯电动指挥车的引入,绝非简单的设备更新,而是应急管理体系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突破性探索--它与机场已推广的“一证通关”、电子临时乘机证明等智能化服务形成互补,进一步完善了“技术赋能安全”的发展格局。

(本文图片均由戴前进/摄)
我国民航智慧化升级的大背景下,西北腹地的固原机场这一举措具有鲜明的示范意义。从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依托算力中心构建智慧运营底座,到固原机场以电动指挥车破解支线机场应急难题,西北地区正通过差异化路径推进机场智慧化转型。作为获得中国民用机场协会“双碳机场”一星级评价的机场,固原机场此次实践更是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安全保障的关键环节,为中小机场实现“安全与环保双赢”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因此,固原机场将以电动应急救援指挥车投用为契机,持续深化科技赋能与绿色转型。依托西北区域数字基建优势,机场计划进一步推动应急指挥系统与AI视频分析、实时数据传输等技术的深度融合,同时加快能源管理平台升级,在运输航空与通用航空“两翼齐飞”的发展格局中,打造反应迅速、协同高效、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应急救援体系。这座扎根红色土地的机场,正以创新实践诠释着西北中小机场“以小见精、以智提效、以绿赋能”的高质量发展路径。(编辑:张薇,校对:许浩存,审核: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