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路泞 报道:区域经济的发展,往往表现在直接的数字上。陕西的GDP强市榆林,工业经济蓬勃发展、民航事业蒸蒸日上,榆林榆阳机场的表现尤为引人注目。在国家大政方针引领下,榆林市聚焦工业强市战略,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2024 年全年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6.5%,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增速呈现近年来最好水平,工业增加值总量稳居全省第一。
工业的稳健增长带动了人员流动、商务出行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为航空运输市场注入了强大动力。与此同时,陕西民航事业也在加速前进,省内各机场不断完善航线网络、提升服务品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作为核心枢纽持续扩容,在今年7月,其起降航班3.1万架次、平均客座率 86%,指标刷新历史纪录。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榆林榆阳机场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暑运期间,航空出行需求旺盛。今年7月,榆林榆阳机场迎来暑运高峰,单月旅客吞吐量突破 31.2 万人次,创下通航以来历史新高;日均旅客吞吐量突破1万人次,截止8月20日,榆林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200万人次,达成这一数字较去年提前49天,展现了榆林航空市场的蓬勃活力。
暑运期间,榆阳机场 T2 航站楼一早已是人潮涌动。值机柜台前,旅客有序排队等候;安检通道内,工作人员高效引导,保障通行顺畅;航班信息显示屏上,密集地滚动着航班信息。随处可见背着书包的学生旅客、携家带口的亲子身影步履匆匆,交织成暑运特有的秩序与场景。
游客石女士表示,这次和家人把旅行目的地定在了厦门,机场的工作人员服务特别热情周到,而且发现又新增了不少航线,丰富的选择让出行体验更好。
榆林榆阳机场公司部门负责人说,机场多措并举优化航线网络布局,暑运期间,共有11家航空公司在榆执飞48条航线,通航点达49个,新增三亚、西宁、恩施等热门旅游航线,加密上海、重庆、武汉航线,持续提升至枢纽机场的航班密度。
提升运力的同时,榆阳机场将服务精细化管理作为重中之重。从问询指引到值机安检,从特殊旅客关怀到中转衔接保障,各岗位工作人员都在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机场持续丰富“榆快飞・首乘”和“榆快飞・享中转”服务产品,做好特殊天气下的岗位保障资源调配,强化中转和特殊旅客服务力量,确保广大旅客暑运期间的美好乘机出行。
入夏以来,榆阳机场积极探索航旅融合发展新模式,借力“清爽榆林”主题活动,联合多方搭建共享平台、引入季节性旅游航线等一系列创新举措,不仅有效增强了机场的客源吸引力,也显著提升了榆林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成为推动旅客运输量快速增长的重要引擎。
此外,榆林榆阳机场在硬件设施上也实现了质的飞跃——北指廊工程顺利通过验收,为旅客提供了更优质的服务体验。一年内两次实现航空口岸临时对外开放,开通7条国际航线直抵5个国家,国际化步伐显著加快。这一系列成果,不仅是榆林榆阳机场自身发展的见证,更是榆林工业增长带动下,城市综合实力提升以及陕西民航事业快速增长的生动注脚。(编辑:许浩存 校对:贾昊天 审核: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