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张丰蘩 通讯员夏旸、王慧怡、魏子琦、周心雨 报道:近来,全国多地迎来今年入汛以来的最强降雨天气过程。首都机场集团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落实落细各项防汛措施,并按照民航局局长宋志勇在首都机场调研防汛工作时提出的相关要求,坚持安全第一,确保飞行安全和人员设备设施安全,全力以赴做好汛期保障工作。其间,首都机场集团成员单位整体运行平稳有序,特别是京津冀三地四场面对当地防汛应急响应升级,及时启动防汛总指挥部保障机制,做好安全运行及旅客服务保障工作。

7月28日,首都机场工作人员正在进行防汛巡视(田昕/摄)
首都机场严格贯彻“东区不倒灌、西区不断路、旅客不滞留”的防汛总体目标,于7月28日下午启动防汛指挥部,并召开强降雨保障专题部署会,当天16时发布红色汛情预警,并协同空管、航司提前开展航班计划动态调整,加强值班值守,储备充足防汛物资,完成防汛设施设备的检查及重点区域巡视,确保人员在岗在位在状态,设备运行正常适用。为做好旅客服务保障工作,首都机场在航站楼内加派了工作人员,灵活调整餐饮和商业店铺的营业时间,做好旅客现场服务保障。地面交通方面,首都机场与北京市交通委建立协调机制,保障旅客顺畅抵离首都机场;强化与顺义区联动,协调顺义区空港服务中心做好小中河上游首闸关闭及下游泄洪准备。

7月29日凌晨,大兴机场飞行区工作人员对机场排水渠排水情况进行检查(付英轩/摄)
大兴机场严格贯彻“机坪无积水,旅客无积压”的防汛总体目标,于7月28日18时启动防汛总指挥部保障机制,加强特殊天气下各项运行保障工作。防汛保障方面,大兴机场提前针对防汛重点部位、重点设备设施进行有效性检查,安排人员加强值守,储备充足的抽水泵、发电机、防汛沙袋等物资。降雨期间各泵站泵房、蓄水池、排水渠道运行正常。旅客服务方面,大兴机场通过航显屏、广播系统向旅客提示天气和航班信息,并增派服务人员,重点关注老年人、残疾旅客等群体需求,做好服务保障。公共交通方面,大兴机场积极协调北京市交通委等部门做好出租车、网约车、机场巴士等运力调配,地铁大兴机场线延时运行,确保旅客便捷抵离机场。与大兴区建立专项信息通报机制,实时共享天气预警、上游洪峰过境时间节点等关键防汛保障信息,确保机场蓄排工作有效应对、有序开展。

天津滨海机场飞行区部冒雨开展跑道抢修工作,确保道面满足适航标准(杜泽鹏/摄)
天津滨海机场为有效应对暑期汛情挑战,全面强化气象预警、防范应对和协同处置能力。机场密切关注雨情、水情、汛情动态,科学研判上游降雨及来水影响,精准调度排水泵站设施。同时,深入开展设施设备隐患排查整改,对辖区低洼地段、隐患点等果断实施“关停限避”,并在下穿道设置交巡警流动监测点。针对易积水点位,增派夜间值守力量,持续监测跑道沉降。为保障旅客顺畅出行,优化与航空公司、特殊情况下旅客安置酒店的联系机制,并在降雨期间为远机位旅客发放一次性雨具。

北京两场航班备降于石家庄机场(刘永强/摄)
石家庄机场在收到北京两场启动大面积航班备降保障程序后,迅速响应,第一时间启动运管委协同会商机制,面对备降航班短时间内集中进港,备降时段与石家庄机场航班运行高峰叠加,以及保障资源调度压力陡增等挑战,整合机场、空管、航司、驻场单位等多方资源,动态研判北京天气趋势和本场运行态势。各保障单位及时增加备勤力量,确保保障体系顺畅安全高效运转。同时,通过京津冀运协委平台实时跟进,迅速配合制定返场计划,推动备降航班有序离场。
当前,全国各地雷雨等特殊天气多发,集团各成员单位密切关注属地的天气变化和航班动态,全力做好汛期雨天旅客出行服务保障。(编辑:许浩存 校对:李佳洹 审核:韩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