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和核心动能。为贯彻落实民航局决策部署,按照湖北机场集团工作要求,恩施许家坪国际机场立足实际,坚持以人为本,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出实招、下真功,探索构建战略引领、实战练兵、长效督导、创新驱动、多元激励“五位一体”的人才队伍建设新模式,形成“个个皆有舞台、人人皆可成长”的良好局面,为机场筑牢安全防线、服务提质增效、运行稳健高效,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战略引领:顶层设计,筑牢“基本盘”
“人才是推动机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我们坚持‘一盘棋’谋划,做好人才培育这篇大文章。” 恩施机场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恩施机场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紧密对接集团战略与机场重点任务,系统谋划中长期人力资源规划,通过搭平台、交任务、给机会,研究部署“生产能耗管控数字模型开发、全员绩效考核改革、安检通道规范化建设和鸟防生态环境治理”多项课题,全方位多层次发现和培育人才,高位推动员工队伍素质能力提升。
在人才培养的进程中,恩施机场启用“双引擎”驱动模式。一方面,着力于体系强基。分批次分部门抽选专人,通过修订完善岗位SOP手册、组织开展内部法定自查,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管理体系,培养“业务能手+管理苗子”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以机制激活为突破口,大力深化绩效改革,充分发挥“指挥棒”作用,显著拉大绩效差距,彻底破解“干多干少一个样”难题,全员活力竞相迸发。
同时,机场注重通过“多平台”赋能,为人才成长提供丰沃土壤。通过创新开展“两个一”专项建设,即全力打造一本质量上乘的操作手册和一支业务精湛的监察队伍,以此作为选拔培养业务技术能手的重要途径。此外,机场依托群团组织的力量,成功承办民航局“干支通 全网联”成果发布会、湖北民航“楚天杯”职工篮球赛,进一步锻炼员工队伍组织协调能力。不仅如此,机场精心组织“最美”评选、“星级”评价,发动全员积极参与“微创新”“金点子”征集活动,营造“比学赶帮超”浓厚氛围,激发了员工的创新创造活力。

实战练兵:以战促训,练就“硬功夫”
在恩施许家坪国际机场,一面闪亮的荣誉墙格外引人注目。消防支队1人勇夺“全国民航金牌员工” 和“全国民航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安检站1人荣膺“中南民航金牌员工”和“中南民航技能能手”称号,1人获个人全能三等奖;地服部1人获评“中南民航技术能手”称号,1人获个人全能三等奖。
如此成绩,绝非偶然。俗话说:“闲时磨刀,忙时砍柴。”机场深知日常磨砺对于提升员工技能的重要性,“擂台赛”常态化便是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在机场的一线岗位,通过以赛代练、以练提能的方式,不断锻炼队伍的基本功,同时也极大地提振了团队的精气神。如今,机场全员持证上岗率100%,安检站中高级持证率81%,消防战斗员18人考取民航灭火岗位指挥员证。
而在人才培养的传承方面,恩施机场将“传帮带”制度化。通过固化“师徒结对”机制,精心挑选比武能手担当“内训名师”,进行“一对一”的精准带徒。与此同时,建立起完善的“内训师”考核评估机制,将学员培训合格率纳入内训师个人绩效。如此一来,成功实现了“以老带新、以赛促学、以考助教”的良性循环。
在练兵策略上,机场注重精准化与立体化。地面服务部紧密围绕“强三基”、“安全生产月”等主题活动,秉持“干什么练什么、练什么比什么”的原则,为配载、值机、特车等不同岗位量身定制差异化练兵内容,切实做到全员覆盖、精准提升,让每个岗位的员工都能在针对性的训练中不断成长。
消防支队与飞行区管理部同样各有创新。消防支队打破常规,推行“突击式 + 常态化”双轨训练,以高频次、全要素的实战演练,积极“走出去”与强队竞技,不断锤炼队伍的过硬战斗力,通过发扬“不怕吃苦、刻苦训练、勇于担当”的铁军精神,支队2024年荣获“湖北省工人先锋号”称号。飞行区管理部坚持“理论+实践”、“基础+创新”双轮驱动,围绕电力灯光、鸟防巡视、净空保护等核心业务开展专项比武,并大力推行岗位技能交叉培训,致力于锻造“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为机场的稳定运行提供全方位的人才保障。
在2025年民航中南局第二届安检员岗位职业技能大赛、第二届中国民航机场消防战斗员岗位职业技能大赛、湖北机场集团第一届民航客运员职业技能大赛暨“湖北工匠杯”技能大赛中,恩施机场选拔推荐的9名选手代表中小机场群雄逐鹿,斩获多项团体与个人奖项。

创新发展:激活基层,锻造“先锋队”
“直尕思得”是土家语,有“非常好”“要得”的意思。
在恩施机场这座集平安、绿色、智慧、人文于一体的“土苗空港”,则有一支极具民族特色的队伍——地面服务部“直尕思得”班组。班组以饱满的热情和炽热的真情,为旅客提供安心、舒心、暖心的出行体验,诠释着土苗儿女那质朴而豪爽的“要得”。
为践行“真情服务”理念,“直尕思得” 班组成立了一线创新工作室,精心培育“直尕思得”特色班组文化,并深度融入充满地域风情的“巴韵情”服务品牌。在长期的实践探索中,班组成员们集思广益,提炼总结出“大面积航延处置七步法”,为高效应对大面积航班延误难题提供了有力的解决方案。
正是这份对服务品质的执着追求, “直尕思得”班组于2023年获评“全国民航巾帼标兵岗”,让基层班组建设成为展现机场品牌的闪亮名片。
服务永不止步,恩施机场聚焦生产运维中的痛点,力求提升服务品质。通过成立运管委专班攻坚,航班放行正常率保持在90%以上,旅客准点出行得到最大程度保障。地面服务部更是敢于先行先试,在国内率先试点通程航班逾重行李“一次支付、实时清分、全程保障”的创新服务模式,联合驻场单位将航班截载时间缩短至起飞前25分钟,显著提升运行效率和旅客体验。
凭借卓越的服务品质,2023年恩施机场荣获100万(含)-200万量级“服务质量优秀机场”称号,是湖北辖区该层级机场中唯一获奖单位。
多元激励:价值导向,营造“强磁场”
2024年7月,恩施机场创新发展迎来又一里程碑——飞行区管理部“助航灯光故障诊断与维护辅助系统”项目成功获得国家专利。此次机场鼓励创新的倡议在技术核心部门落地,与机场科学有效的人才激励机制密不可分。
恩施机场全面深化绩效考核,大力推行全员“积分制”绩效管理,全体员工绩效指标全面量化、价值显性化,刚性实现“全员积分、全面量化、全体差异”,让贡献“看得见、算得清、比得了”,促进业务技能和工作质效大幅提升,全面真实客观反映岗位及个人的价值贡献。
机场积极搭建“直通车”,通过多渠道打通业务培训考核、劳动竞赛成绩、创新成果与个人绩效加分、薪酬分配、评先推优、晋职晋级之间的通道。如此一来,“能者”在这片广阔天地里,真正实现了“多劳、多得、多誉、多通道”。为进一步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恩施机场精心完善“物质 + 荣誉”双轨并重的激励体系。优先推选技能尖兵、创新能手申报更高层次荣誉。此外,通过深度挖掘、立体宣传获奖个人先进典型事迹,塑造可感可知、可学可追的标杆人物,营造崇尚技能、尊重创造、追求卓越的浓厚氛围。

(恩施许家坪国际机场供图)
恩施机场通过“五位一体”人才强基工程的系统性实践,如同春风化雨,有效破解了“本领恐慌”的难题,在机场内部营造出你追我赶的热烈氛围,实现了“人尽其用、才尽其能”的生动局面。
展望未来,恩施机场将紧紧围绕现代化企业高质量发展目标,持续深耕人才培育沃土,优化成长生态环境,拓展更宽“赛道”,搭建更高“舞台”,构建多元化实践锻炼平台,全力激发队伍内生动力与创造潜能,实施“梯队优化工程”,加快推进干部队伍梯队化、年轻化建设步伐,为湖北机场集团构建“双枢纽、多支线”新发展格局贡献更大力量。(《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冯智君 通讯员陈明浩、关林子)(编辑:孙文瑾 校对:王亚玲 审核:韩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