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中国机场
襄阳机场以高质量发展生动实践检验党建成色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5-08-29 16:39:00

近年来,襄阳机场在湖北机场集团党委的坚强领导和资源赋能下,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2025年上半年蝉联民航局运行安全保障能力评估同类型机场第一、机场服务质量满意度ACI指标4.59分创历史新高、今年上半年全口径旅客服务投诉同比压降超60%……这些数字背后共同指向襄阳机场公司党委的核心课题:如何让党建成色从政治底色转化为安全服务等中心工作的实战能力?答案,正蕴藏于党建引领中心工作的深度融合与持续探索之中。

党建引领,构筑机场治理新格局

步入襄阳机场党群服务中心,跃然眼前的就是党建品牌展示区。自2021年创立“党员之+”品牌以来,公司党委便将“党建引领”确立为核心工作遵循,始终将“国企姓党”的政治基因融入血脉,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聚焦党建+安全、党建+服务、党建+经营、党建+民生等核心领域,构建起党建业务深度融合的大党建工作格局。通过党组织的把关定向,深度融入战略目标,有效解决了党的领导弱化、虚化问题,有力驱动襄阳机场在融入湖北支点建设、服务城市发展、履行国企责任等关键环节和全链条中展现主动作为。品牌建设的显著成效,折射出管理模式深层次变革。

党委班子成员创新采用“流动办公桌”方式下沉一线,与基层干部职工面对面交流,共同剖析发展堵点难点。近五年来,累计领办重点发展及民生项目逾50项,切实提升管理效能。同时,积极探索党组织建设与活动载体创新,根据业务关联度划设党支部、建立季度党建联席会机制、打造“行走的党课”等,为发挥政治引领作用提供坚实依托,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发展由“分兵突进”迈向“合力推进”。

“示范是最好的引领。”襄阳机场公司党委坚持优中选优,命名13个党员示范岗。这些标杆集体和个人在机场运营各领域建功立业,相继荣获“全国民航优秀共青团干部干”“全国民航安全生产示范岗”“湖北省工人先锋号”“襄阳市杰出青年文明号”等多项重量级荣誉。榜样的力量感召着青年员工,截至目前入党积极分子及提交入党申请书人数达38人,占90后35周岁以下非党员员工总人数的38%,党组织的吸引力持续增强。

凭借系列扎实举措,襄阳机场公司党委在党建领域成效显著,连续三年在集团党建考核中名列前三。从品牌创建到制度执行,从标杆树立到员工激励,每一步都彰显出党建工作的组织活力。

党建引领,擘画发展蓝图不动摇

“党建工作做实了就是生产力。”这一理念在襄阳机场的发展实践中得到生动诠释。近年来,随着汉十、郑渝高铁相继开通,襄阳航空市场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主业增长承压,非航空性业务“造血”功能亟待增强。

面对严峻市场挑战,襄阳机场公司党委将党建引领深度融入中心工作,在“襄阳都市圈”建设全面推进的背景下,主动谋划、科学应对,积极化压力为转型动力:

坚持“走出去”战略,变“找市长”为“找市场”,全力稳定存量、争取增量;创新推出航旅融合专场直播,单场在线观看人数超121万,累计突破300万,营销案例荣获湖北机场集团“合格创新成果奖”;“襄阳好风日,最美相逢时”文旅产品项目,入选湖北省文旅高质量发展创新案例名单;发动全员营销,通过“市场+小红书”宣传媒介发布作品60多个,累计获点赞收藏数千次,成为社交媒体展示“襄阳好风日”的橱窗。

与此同时,机场紧抓省域副中心城市和“襄阳都市圈”的发展机遇,持续优化国内航线网络结构,重点加密至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内主要经济圈和核心城市的航班密度,拓展高铁辐射盲区乌鲁木齐、呼和浩特、三亚等远距离航点,巩固提升至昆明、厦门、大连、青岛等热点旅游城市的航线,强化襄阳与全国主要经济区域的快速连接,助力襄阳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2025年上半年,旅客吞吐量93.3万人次,同比增长13.7%,航点航线联网补网、长程旅客经襄引流、航空文旅融合互动等措施全面发力,“引客入襄”初见成效,今年更是创下最快破百万旅客吞吐量记录,彰显了党建引领下市场开拓的强劲势头。

党建引领,锻造安全运行硬实力

安全是民航的生命线,更是机场公司党委的政治责任。蝉联民航局运行安全保障能力评估同类型机场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其背后是党委统揽全局、支部联动攻坚、党员冲锋在前的不懈努力。这种全方位、深层次的党建引领,正是锻造机场安全运行硬实力的关键支撑。

襄阳机场公司党委坚持一线工作法,严格落实“四不两直”“三个30秒”视频监察机制。通过“三道防线”管理、加装跑道辅助监测系统、车辆GPS定位等举措提升跑道防侵入效能;成功举办“襄守·2024”应急救援综合演练;创新建立驻场单位FOD联合防治机制破解混合运行难题;在省内率先完成净空参考高度图和障碍物限制面图编制备案,实现源头管控的突破性进展。外来物防控、净空宣传进校园等经验做法,因成绩显著先后获民航中南管理局认可推广,输出襄阳机场安全治理的硬实力。

在安全投入与创新方面,机场公司党委以战略眼光布局未来发展:2025年投入近1500万元推进机坪扩建、跑道端安全区等建设项目已顺利开工实施;飞行区道面大修项目正着手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投入200万元的第3台航空器除冰车已签订采购合同。三年来累计完成165个安全微创新项目,其中158项成果已投入实际运行,49项通过集团评审认定。这些源于基层实践、聚焦痛点难点、有效提升安全水平的“微创新”,为打造高水平安全品质注入强劲动能。

基于党委强有力的战略引导,各党支部将战斗堡垒作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安全生产力,通过开展机坪联合巡查、外来物捡拾等特色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创新构建“平安民航”党建联盟;与市应急管理局、市气象局、机场公安、襄阳空管站及周边社区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在应急管理、鸟害防治、净空宣传等领域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2023年荣获民航局“平安民航”建设工作成绩突出集体、高符合率通过民航局安全交叉检查;2024年作为湖北首家接受法定自查评价并顺利通过民航局第三方评审的单位,荣获湖北监管局表彰的“先进单位”称号、获民航系统安保文创大赛二等奖。系列成绩,皆为“党建强则安全稳”的最佳实证。

党建引领,塑优真情服务软环境

在实现安全平稳运行的同时,襄阳机场公司党委深刻把握“真情服务”内核,以“三顾情”服务品牌建设为核心载体,推动党建引领转化为有温度、有速度、有裕度的服务实践。

襄阳机场逐步成为省内首家打造民航岗位形象IP并完成版权注册、开发地域特色文创、推行岗位规范化服务的支线机场。通过组织服务践诺、品牌推介、志愿服务,开展“温馨同行‘襄’继团圆”等主题活动,塑造了鲜明服务形象。持续开展的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已连续四年零整改项通过。

面对日益多元的旅客需求,襄阳机场不断推动服务升级,朝着更个性化、便捷化、多样化的方向持续深耕:“首乘旅客”服务产品升级至2.0版本、截载时间缩短至25分钟,“急客专属值机柜台”平均为旅客节省15分钟;在候机楼,创新推出共享婴儿车、便民服务箱、“民航临时乘机证明”安检随办、无陪儿童小马甲等暖心举措;新增电梯警示标识与专职帮扶人员压降摔倒风险;将登机口单调提示音升级为三种温馨语音,全面升级Wi-Fi设施,改造无障碍卫生间,提升两舱及VIP服务品质。让乘机出行成为美好体验的一部分。母婴室的温奶器、登机口的眼罩等点滴细节,皆映照出党委领导下“难中有进、难中有成”的服务攻坚成效。

襄阳机场整体服务水平的稳步提升,在第九届中国机场服务大会上进行交流发言,并获行业普遍认可,生动诠释了“安全守得住,服务有温度,破题显担当”。

党建引领,书写惠民利民新答卷

襄阳机场公司党委始终秉持“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理念,在服务旅客员工的基础上,不断延伸服务半径,积极融入地方、服务社区,在惠民利民的道路上书写着充满温度的答卷。

襄阳市高新区组织部曾以“小手拉大手”生动概括襄阳机场与属地教育的创新合作模式。近年来,襄阳机场积极履行国企社会责任,充分发挥行业特色,深度对接地方需求:与襄阳市高新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签订战略协议,挂牌成立青少年礼仪服务培训试点基地,通过“请进来”的方式,组织学生参观机场运行、体验民航职业、学习航空知识。同时,机场党委组建净空宣防先锋队,党员带头深入周边社区、中小学校,开展空飘物、无人机防控知识宣讲,以“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的方式,有效扩大了民航安全知识的普及面和社会认知度。

夜幕下的襄阳空港灯火通明,这里不仅是旅客往来的枢纽,更是周边市民喜爱的公共空间。纳凉、广场舞、滑板、散步......真正实现了“机场大门常打开”。如今机场“开门纳客”已成周边居民的共识,襄阳机场推动机场食堂面向居民提供餐饮服务,开放篮球场、办公楼前广场区等共享空间,定期组织周边学生进场参观学习、进行民航职业体验。这些举措不仅丰富了市民生活,更搭建起了企业与社区情感连接的桥梁,成就了一场温暖人心的“双向奔赴”。

未来,襄阳机场公司党委将继续坚持高标准党建与高水平运营深度融合,以实际成效检验党建成色,为民航高质量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者:陈梅雪,单位:湖北机场集团襄阳机场有限责任公司)(编辑:张薇,校对:李季威,审核:程凌)

责任编辑:zhangwei 000
推荐新闻:
东航江苏公司2025年职工子女暑托班圆满结业
民航湖南监管局党委中心组集中研读《习...
民航安徽监管局对芜宣机场开展暑运安全督查
中国民用航空宣传教育中心2024年度部门决算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2024年度部门决算
青岛空管站守护暑运天路 力保航班高效运行
便捷旅客出行路 乌兰浩特机场新增免费手...
海南航空出席2025年梅西大学中国校友会...
济州航空上半年航班准点率上升4.9个百分点
尖兵闪耀赛场 包头机场消防队全市比武展...
包头机场细化服务举措让旅客旺季出行更安心
江西航空开展八一建军节主题机上活动
锡林浩特机场探索非航新业态
上海监管局全力迎战台风“竹节草” 督...
河南机场集团启动危险品互信社区郑州试...
中国航油广东公司多举措严防基孔肯雅热...
我国自主研制新舟60民用搜救机在陕西成...
江西航空“成都—南昌”航线专属产品助...
东航云南公司地面服务部站坪保障中心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扎实开展分层分类廉洁...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