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中国机场
内蒙古机场集团:创新之风劲吹北疆空港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5-01-21 11:08:00

时光回溯,四年荏苒。2021年,内蒙古机场集团启动“五小”创新,一场以“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为突破口的创新浪潮开始奔涌向前。

四年来,从“要我创新”到“我要创新”,从简单奏效的“土办法”到前沿新技术的应用,从少数创新到大众创新。创新的基因已深深融入内蒙古机场集团发展的血脉,创新之风正兴,创新成果繁花绽放、亮点纷呈,以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的画卷在北疆空港徐徐展开……

摸索创 创新起跑头雁领飞

2021年3月,为推动使用简单、应用有效的创新成果在内蒙古机场集团范围内快速广泛应用,内蒙古机场集团首次出台了《“五小”创新项目管理办法(暂行)》。次月,召开了第一批“五小”创新评审会,6个创新项目打响了“五小”创新的“头炮”。一等奖6000元、二等奖4000元、三等奖2000元……真金白银的激励,让能够发现问题、有创新点子和热情的员工“活跃”了起来,加上各单位创新工作室的支持助力,一批创新的“头雁”从“试飞”开始“领飞”。

短短一年间,内蒙古机场集团召开了10次创新评审会,全年申报创新项目487个,是“十三五”期间年平均的18倍。疫情防控三年,“行李六面消杀装置”等34项疫情防控类项目,牢牢地守住了疫情防线,为实现“旅客防控零失误、员工防控零感染、紧急运输零投诉”目标发挥了巨大作用。“双色轮挡”“炸探防尘罩”“安检旅客扶杆”等一些简单奏效的“土办法”,既实用又接地气,一个个在生产、保障、管理中的小问题、小症结逐步被疏通、击破,随之带来的是安全、服务、效益三方面质的提升。

跟着创 头雁领飞带动群雁齐飞

枣子甜不甜,还得自己打下来尝。看到身边人拿到了创新“红利”,更多的人开始“跃跃欲试”,将“心动”转化为“行动”。

内蒙古机场集团以更大举措激发员工进行创新。2022年3月,内蒙古机场集团修订下发《“五小”创新项目管理办法》。除了细化评审流程外,最让员工们欣喜的是,创新奖励直接翻番,一等奖12000元、二等奖8000元、三等奖4000元……同时增加了年度奖励,最高可领取10万元。这一举措更加鼓舞了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创新热情空前高涨。

众人拾柴火焰高,一项项创新项目在安全保障、服务提升、降本增效工作中发生着“裂变效应”。“电磁涡旋驱鸟炮”配合“多功能复合驱鸟炮”有效提升驱鸟效果、“锂电池起火防护铲”加强了充电宝等物品起火的应急处置能力......类似这样的安全类项目共有399项,显著提升了安全裕度。“急客请带上我”开辟急客绿色通道、“打包箱‘相思’服务”便捷旅客行李提取……经评审推广的105项服务创新成果,多方位、多角度提升旅客出行体验。呼和浩特和包头机场的研学项目每年增加收入近百万元、乌海机场创新航空市场营销管理新模式、乌兰浩特机场编制通用机场标准化运营筹备应用手册提供工作借鉴参考……72项经营管理类项目,为企业提质增效,提升管理效能作出重要贡献。

全民创 众雁展翅唱响北疆空港

创新不辍,硕果累累。四年来,“五小”创新为内蒙古机场集团培养了一支有思想、有技术、有行动力的创新人才队伍,贡献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成果,为集团带来了安全裕度、服务质量、经营效益的全面提升。

为了让“五小”创新保持活力,内蒙古机场集团广泛收集各方意见和建议,持续优化相关机制。2024年,内蒙古机场集团在原有安全、服务和管理分类的基础上,又新增了“经营拓展类”和“新技术应用类”两个分类,创新奖励再一次翻番,一等奖24000元、二等奖16000元、三等奖8000元……同时年度创新奖也翻了一番,最高可领取20万元。在强化“创”的同时,内蒙古机场集团注重让成果走出“实验室”,拿出重奖鼓励创新成果推广转化,规范了创新成果对外转化程序,明确了创新成果转化收益的60%作为研发和销售奖励。让员工相信,通过创新真的能买上房子、开上车子、走上“星光大道”非常有面子,年入百万不是梦。

2024年,“AI智能体:IMA百事通”“无人值守配电室智能巡检及预警项目”“客梯车平台水平偏差报警装置”等新技术应用项目让人眼前一亮。“总感觉3D打印、AI应用这些新技术特别高大上,离我们很远,没想到我们的员工已经应用到了工作场景。”现场评委们感叹道。

此外,内蒙古机场集团持续深化“命运共同体”内涵,从研发、辅导、奖励等环节,多渠道支持专业公司和合约商参与创新。各专业公司和合约商也积极行动,“‘嵌入式’中转服务”“到期资源焕新生经营效益再升级”“抖音的创新之路”等创新项目,为内蒙古机场集团提升经营品质和服务水平贡献着力量。

创新已经成为内蒙古机场集团发展道路上的不竭动力。“习惯用创新的思维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这是近年来员工思维上的大转变。四年来内蒙古机场集团创新成果遍地开花,共申报创新项目1426项,取得知识产权143项,持有国家专利93项,诞生了1项全球民航首个、15项中国民航第一、9项中国民航首创的工作成果。共有3204人次员工参与创新,职工参与率达77.8%。“人人关注创新、人人参与创新”的主人翁意识在内蒙古机场集团蔚然成风。

自治区两会刚刚结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赋能高质量发展。迈步新征程,内蒙古机场集团将持续深化创新机制,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敢想敢试、敢闯敢干,勇立潮头,在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新篇章的进程中,贡献更多的民航力量。(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王彩军)(编辑:张薇,校对:李季威,审核:韩磊)

责任编辑:zhangwei 000
推荐新闻:
江门首家重载共轴无人直升机F-600产线落...
伊犁伊宁国际机场推出行李防错拿新举措
海南空管分局全面升级应急通信保障体系
巴彦淖尔机场开启空管技能“强化模式”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保密教育系列活动
桂林机场扎实做好汛前准备工作
新疆机场集团博乐机场顺利完成2025年度...
那拉提机场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
吉安井冈山机场开展防汛专项检查工作
乌海机场多举措做好滞留旅客应急转运工作
赤峰机场联合赤峰市交通运输局开展“民...
桂林两江国际机场获评2024年度二星级“...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用科技塑一场与旅客...
二连浩特机场“五一”小长假客座率同比...
五一假期吉安井冈山机场迎送旅客1.18万人次
“五一”假期 乌兰浩特机场完成旅客吞吐...
江西航空开展五四青年节主题机上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合创劳模创新工作室:...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与安委会开展交流共建
江西航空团委联合江西民航各单位团委举...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