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胡夕姮 通讯员李萍 报道:为牢牢把握“安全是民航业的生命线”这一核心要求,立足“主责主防”职能定位,近几年,常州市公安局奔牛机场分局结合“净航护边”、打击整治“机闹”等专项行动,依托周安全例会、月安委会、季度联席会议机制,搭建起常态化的议事平台,坚持“管”出实效、“防”出平安。
今年以来,常州市公安局奔牛机场分局已累计组织开展安全检查12次,发现整改隐患20余处,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4份,全力守牢机场空防安全底线。
强基固本提能力,筑起安全“防波堤”
2月下旬,中国民用航空局通报了2023年“平安民航”建设考核结果,常州机场公安分局“平安民航”建设工作考核荣获全省同类机场公安第一名,实现全省“三连冠”。
“我们始终坚持以‘安全’为第一要务,加强日常空防安全监管,守好安全‘责任田’”。常州机场公安分局局长于云寅介绍道。
平日里,机场分局通过组建“平安民航”建设工作专班,建立问效问责工作机制,结合“净航护边”、打击整治“机闹”、夏季治安打击等专项行动,详列各部门任务清单,由分局主要负责人牵头,全程督导,及时解决堵点难点问题,有效提升全警工作执行力。
同时,依托机场周安全例会、月安委会、季度联席会议机制,机场分局搭建起常态化议事平台,着力推动共建共治共享,使“平安民航”建设工作在机场范围内统筹更有力、协调更主动、对接更精准、服务更细致。
综合施策保畅通,点燃发展“强引擎”
常州国际机场自2023年实施“改扩建”工程,当前,常州国际机场正在实施第四次改扩建工程,在建项目遍地开花。机场公安分局加强源头治理,推动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把安全责任、管理标准、整改进度层层细化分解,形成事有专管之人、人有专管之责、时有限定之期的全方位、多层次落实体系,确保改扩建工程治安和交通管理规范有序、高效运转。
“因改扩建施工需要,常州机场第二停车场被废除,取消了485个停车位。为保障机场道路持续通畅,我们协调对接机场拓展了新的停车位。”常州机场公安分局局长于云寅说。在“开源”方面,机场铲除了部分绿化带,对一处闲置地块作地面硬化处理,新增停车位466个,增设禁停标志5块、限速标志21块,基本弥补了客流平峰期的停车缺口。在“共享”方面,机场对外开放了员工停车场,鼓励员工乘坐班车,以满足国庆节、春节和暑运等客流高峰期的停车需求,缓解停车矛盾。
“改扩建期间机场区域工程运输车辆通行增多。为保障旅客的车辆安全,我们制订了《工程运输车辆通行证办理规范》,要求工程车辆进入机场区域先办证。”机场交警大队大队长骆雄峰介绍道,“我们坚持旅客车辆与工程运输车辆空间分离的原则,细化工程车具体行车路线,在重要路口设立临时岗亭,由专人指挥引导,最大限度减少工程车辆对旅客车辆的影响和干扰,打通安全行车‘最后一公里’”。
科技赋能求突破,展现服务“新作为”
常州机场公安分局聚焦数智警务、预防警务,努力推动“平安民航”建设管理模式从传统型向主动型、智能型拓展升级。2023年底,常州机场公安分局牵头机场公司相关部门及驻场单位建成“机场控制区通行证管理系统”,全量采集汇聚机场从业人员数据,实现控制区通行证全流程线上申办,提升管理质效。
此外,机场分局深化真情服务理念,主动融入机场广玉兰班组服务品牌,借助机场开通爱心旅客专用值机柜台的契机,为老弱病残孕旅客提供专门的值机服务和绿色通道,为没有携带身份证的旅客急事急办,快速办理临时乘机证明;建立失物快查机制,帮助旅客找回物品61件,挽回经济损失达25万余元,把关键小事办成暖心实事。
“我们聚焦旅客需要,解决影响旅客出行的实际问题,尽可能在细节处、点滴间提升服务品质,提升旅客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机场派出所教导员蒋文殊表示。(编辑:孙文瑾 校对:李季威 审核: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