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宋红霞、王茹 报道:近日,由呼和浩特市宜兴医院委派的3名医生、2名护士正式到位,这标志着机场公司与该医院合作正式启动,同时也标志着呼和浩特机场在应急医疗人员管理创新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外派医务人员现场交流会(关海月/摄)
近几年来,呼和浩特机场公司医务人员退休及离职较多,医疗急救室面临人员紧缺现状,虽积极对外招聘医务人员,但未取得理想结果。在内蒙古机场集团公司管理创新理念的指引下,呼和机场近几年已有多个岗位成功实现业务外包。应急保障部积极响应集团战略,决定改变思路、积极创新,尝试采取对外合作、引进社会医疗人员的方式解决急救室医务人员短缺问题。近年来随着医生多点执业的普及,对外合作的条件也进一步成熟。为此,应急保障部积极与呼和浩特各医疗机构联系,商谈合作,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最终与呼和浩特市宜兴医院达成合作协议。
本次业务合作,宜兴医院指派5名有资质的医务人员来医疗急救室帮助工作。通过此种合作,既可以解决机场医务人员紧缺问题,又能将医学界新鲜血液输入医疗急救室,给急救室医务人员提供业务交流的机会,不断的提高急救室现有员工的专业能力,同时也为机场节约了用工成本。
与外院合作是呼和机场一个新的改革、也是一个新的挑战。为确保外部医疗人员熟悉机场运行环境及保障流程,详细制定了新员工培训计划,由教学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担任讲师,对这5名医务人员开展全方位、多角度的岗前培训;历时10余天,开展了112课时培训,5名医务人员顺利通过考核。应急保障部针对新模式下的合作与监管模式,增强双方的协作配合,形成合作,确保完成各项应急保障任务。(编辑:金杰妮 校对:王亚玲 审核: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