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内蒙古地区多地迎来了降雪、沙尘、大风等恶劣天气,机务分公司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应对春季复杂多变的天气情况,确保每一架航班都检查到位,筑牢安全底线。
随“季”应变,有效防范化解“变脸天”的挑战
机务分公司按照“早谋划、早准备、早起步”的工作思路,随“季”应变,采取针对性措施,不断完善应急处置程序和突发事件响应程序,抓紧落实各环节生产运行的准备工作。结合内蒙古各季节气候特征,在全区15个机务保障部开展大风沙尘天气、雷雨天气、强降雪等“无脚本”“无预知”式应急演练。机务分公司生产控制中心加强对天气的动态监控,提前发布天气异常信息,对机务保障部预案执行进行持续跟踪,加强与机务保障部的信息反馈和交流。持续发挥智慧化生产控制中心作用,提升故障处置和应急保障能力,做到全程管控,精准决策。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的过程管控,全力筑牢安全底线,提高机务分公司整体应急处置水平,形成常态化应急防控处置机制。

再猛的沙尘暴也过不了机务人筑起的“挡风墙”
近期,阿拉善、二连浩特、乌海等机务保障部组织开展了航空器防风害应急演练、航空器系留实操演练,针对在演练中出现的短板,及时进行补足,强化机务人员基本技能,提升机务保障部在大风扬沙天气中的应急处置能力。
“目前本场出现沙尘暴天气,能见度800-1000米,预计持续至14:00”对讲机里传来调度员急促的指令。呼和浩特机务保障部立即启动大风沙尘天气应急预案,机务人员有条不紊的对机坪设施设备进行系留、清点工具、轮档和反光锥筒收回至设备区,确保不会因工具设备滑动给飞机带来二次伤害。如果沙尘暴带来的沙粒进入飞机机体外的静压孔、空速管和发动机造成堵塞或损坏,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机务人员按照相应技术标准,使用发动机全包布罩、各类堵头,对发动机和各种气压式传感器进行了封堵保护,有效防止风沙侵害。
大风天气下,在每一架飞机进港到位后,机务人员会及时为飞机增添轮挡加固,一气呵成做好各类防风保障工作,确保飞机在强风中巍然不动,为飞机立起一道的“防风墙”。

以雪为令,积极应对降雪天气
2月份,内蒙古多等地迎来了强降雪,为保障旅客出行安全顺畅,呼和浩特、包头等机务保障部启动雨雪天气应急保障预案。为应对雪情做好航班保障工作,有雪情的机务保障部提前进行雨雪天气预案工作部署,航前保障工作提前2个小时开始保障作业,航空器除冰保障人员在航前第一班起飞前1个小时到岗,除冰液车辆全部加注满液,保障部全部干部员工轮岗备勤,通信设备保持畅通,以雪情为令,即时开展保障工作。除使用除冰车对飞机除雪、霜之外,把提前物理清除机翼表面的积雪作为辅助手段,配合机场各部门迅速、有序、高效地开展航空器除防冰工作,有效缩短除冰时间、提高作业效率,保证航班平安起飞。
3月份,呼伦贝尔发布大雪橙色预警,呼伦贝尔机务保障部全体员工随时待命接受除冰雪保障任务,全力以赴保证航班正点性,积极进行降雪天气下的飞机维修保障工作。每一场瑞雪,都是一场实战,他们随时接受保障任务,随时出动,顶风冒雪,全力保安全、护稳定。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让旅客感受到温暖和安全。

寒冷天气,“机务温度”护航平安出行
春季的天气忽冷忽热,使人难以适应,这也更要求机务人在这“倒春寒”天气里马虎不得。他们依然根据冬季航班运行要求,始终重点关注防寒抗冻维护等系列工作,凭借多年来春季航班保障经验,在寒潮来临前提早研判、提早应对,对飞机检修、维护、人员防护等作出针对性部署。当机坪气温跌至0度以下时,机务员工们早早的到了机坪,为停场、进港、出港航班开展安全检查。天气一降温,机务的工作变得不同。特别是春季运行要关注航空器的很多方面,例如类似于汽车提前热车,航前要为飞机提前通电通空调,给客舱升温,让机组旅客有温暖的环境;寒潮天气下早晨首班出港的飞机容易凝霜、结透明冰,这常常是肉眼无法检查出来的,机务人员必须得用手仔细触摸检查多个关键表面来确保安全;航后要给飞机水箱放水、避免结冰冻凝。保障好每一架飞机是每一个机务人的职责,也是他们在用心守护,用担当温暖着千千万万位出行旅客。

接下来,机务分公司将持续发挥一体化管控优势,全面推进换季后的保障准备工作,未雨绸缪,对换季后的天气特点、可能出现的航班保障问题及处理流程进行分析,15个机务保障部门提前进行换季设施设备检修维护、人员安排、应急预案演练等工作,做好航班保障,着力打造客户认可信赖的机场机务维修品牌。(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付佳兴)(编辑:张彤 校对:孙文瑾 审核: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