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中国机场
石家庄机场水源的守护者:动力能源部给排水模块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2-08-23 11:16:00

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张毓 报道:他们是机场水源的守护者,每年超过12600次水质抽检化验、近3000人次的设施设备巡检,7000多工时的维修检查,确保34万吨生产生活饮用水的达标安全。

他们是绿色机场的打造者,每年回收利用污水60多万吨,实现了机场污水的零排放。

他们是机场环境提升工程背后的支援者,2500米供水管、污水管、雨水管的改迁保护,确保了工程进度中机场供水的平稳运行。

石家庄机场动力能源部给排水模块,这个当前仅有12人的团队,不仅负责自来水转供、水质的严格把控、污水处置、中水利用,还负责大到污水厂的排污泵检修,小到楼内洗手池中水龙头维修以及场区供水管道的应急处置,他们用严谨敬业的作风和精湛娴熟的技能,守护着机场的水环境,用自己的坚守为绿色机场建设贡献力量。


40小时不间断守护  确保1500米管道零泄露

“7月6日22:00至7日05:00,一号环岛至二号环岛迎宾路北侧三条供水管线进行迁改。期间,全场生活饮用水和中水将停供,请各单位做好储水准备工作及应急措施。”

一份简短通知的背后,是动力能源部给排水模块员工40多个小时的不眠不休。

正在有序施工的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环境提升工程在施工过程涉及到各类给排水管道,电缆,暖通管道等设施的保护和改迁,动力能源部与施工单位密切沟通、协同作战,默默守护着一条条机场的生命线。

7月7日11点,40℃高温侵袭大地,在1号环岛施工现场,一段30米的施工坑中,给排水模块负责人赵国强和同事一起对迁移管道的热熔位置、法兰及控制阀门连接处进行施工后检查。

热熔是否牢固、控制阀门是否可用……在宽不足1米的施工坑中,他们每走几步就要蹲下仔细查看,30米走下来上衣已经湿透,身上也全是土屑。


“为了确保旅客和各单位用水,我们在出港航班结束后才配合施工单位开始加紧施工,今天凌晨5点多管道都改迁完毕了。”赵国强从施工坑中直起身子,眼中满是红血丝。虽然给排水模块主要是配合监管施工单位进行改迁,但是为了加快施工进度,动力能源部采用“兵团作战”模式,供电、暖通等各分部都抽调人员组成临时团队,与施工单位“协同作战”。抬管、通电、照明、给予技术支持……施工结束后,他们顾不上休息,在加压供水后,又立即开展对所有管道的巡视检查。“上午也是机场用水高峰,我们要全力以赴,确保这次改迁不影响机场正常用水。”

赵国强介绍,昨夜的改迁共涉及供水、污水、中水管道3条,共1500米,管道每隔6米就有一个热熔头,此外还有重新设置的16个阀门井和20多个各类控制阀门,近300多个点位他们都要一一仔细查看,避免泄露。

像这样的管道改迁,在此次环境提升施工过程中,共进行了2期,第一期由1号环岛至2号环岛,第二期由2号环岛至迎宾路终点,两期工程共涉及迁建、保护管道2500米。连续两次大面积施工,赵国强和他的同事们都近40个小时没有合眼。由于动力能源部前期制定了详细的施工计划,施工期间对工程质量进行细致把控,全面的检查,所有管道均没有发生泄漏,确保机场供水的平稳运行。

60万吨污水的回收利用  确保机场污水零排放

机场污水处理厂在机场的最南端。此事正值中午,在污水厂的沉淀池中,吴蛟和他的同事正穿着防护服,套着雨裤,一铲一铲清理淤泥。淤泥黏腻恶臭,连体防护服让行动更加艰难,近一个小时,他们才将近1500平米的沉淀池清理完毕。40多度的高温,隔离服下的衣服早就已经被汗水浸透,吴蛟和同事脱下防护服,清洁干净,又赶紧喝了一瓶藿香正气水。

对沉淀池和氧气池的清淤作业是污水厂每天的工作之一。夏季高温是一种考验,冬季在冰冷的水中作业,脚经常冻的失去感觉。

污水厂的工作不仅是“体力活”更是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不仅要精通设备维修,还需要化学基础。吴蛟介绍,机场生活污水通过污水管进入调节池后,通过两次曝气、生物膜、沉淀处理后生成原水,一半的原水直接用于绿化灌溉,一半原水进入MBR膜处理间变成中水后供机场循环使用,实现机场污水零排放。


吴蛟和同事们要定期对水质进行监测、化验,通过调节曝气量和进出水量,确保出水达标。特别是疫情以来,污水厂在源头控制上,做到消毒无死角,在污水进入调节池时、蓄水池等3个点位进行次氯酸钠消毒,确保所有污水经消毒处理后再利用,同时,实施全程监控,增设采样点,增加水质检测频次,确保水质达标。

由于污水厂2008年改扩建后已运行14个年头,加上污水对机械设备及零部件的腐蚀,污水处理设备维修的频次也增加了。几天前,沉淀池的排泥阀门突发故障,导致泥水堵塞,吴蛟和同事们立即穿好防护服在做好通风、有害气体检测等工作后进入管廊进行作业。由于不能停止设备运行,在狭小空间内,在抽水设备、通风设备双重噪音下,他们克服高温以及防护服带来的阻碍,快速拆卸设备,凭借严谨细致的作风和专业精湛能力,迅速排除了故障。

虽然每天和污水“打交道”,吴蛟却和同事们将污水厂打理的干净整洁。MBR膜处理间内地面干净,设施设备整洁,氧气池上种植了满满的菖蒲。“这是我们的一个小创新,利用菖蒲来调节水质,效果也非常好。”

工作8年,吴蛟对污水厂也有很有深的感情,“我们工作虽然不为人所知,但是非常重要,绿色机场建设有我们每天的付出。”吴蛟说。

守护生命之源,确保34万吨用水的健康安全

水是机场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础,不论是水质污染还是供水管网故障,都会影响机场正常运行。

带着化验器皿,给排水模块化验员王克莲和同事早早就出发了,他们今天需要前往机场场区的6个自备井进行水质采样。

按照要求,每个井水都需做生物和理化两大类检测,水样的采集直接影响化验结果。拎着大桶小瓶,两位化验员奔走在各个井之间,等样品采集完毕已经是上午11点多了,她们嘱咐同事帮忙打饭,又一头扎进了化验室。为了确保结果准确,必须要第一时间开展检测,从化验到最后检测结果的分析,每一项都要求认真细致,检测结束已经1点多了。她们匆匆将饭热一下,吃上几口又要为下午污水水样检测进行准备。


“我们不仅检测污水站的水样,还会定期对机场范围内排污单位的水样进行监测,通过对上游排污单位COD、BOD、氨氮、总氮、总磷检测,遏制排污单位超标排放。”王克莲说,做完污水水质监测,他们又要继续制作第二天检测需要用的培养基、标准液,常常又错过晚饭。

和他们一样经常错过饭点的还有给排水模块维修人员魏新其和他的同事,平均每年给排水模块的维修工时都超过了7000小时。大到各种加压泵、供水管道维修,小到场内7座办公楼内用水设备的保障,都是他们负责,只要一个电话,他们就会及时抵达维修现场。魏新其几乎以场为家,即使休息日也能保证随叫随到。

从源头到末端,他们坚守在本职岗位上,用实际行动守护着每年34万吨生产生活用水的洁净安全。

责任编辑:zhangtong 000
推荐新闻:
大手牵小手 安检“童”样暖 大兴机场安...
襄阳机场创下通航以来最快破百万记录
新疆机场集团伊宁管理分公司2025年上半...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战高温 出“凉”策 ...
北海机场智能探识驱管一体鸟击防范系统...
甘肃空管分局管制运行部塔台管制室单日...
内蒙古机场集团开通24小时航空公司服务热线
呼和浩特机场高效护航60人儿童团队
2025年华东地区民航空管(通导)岗位职...
“抛雪车”变身“撒药车” 巴彦淖尔机场...
吉安井冈山机场联合机场公安开展无人机...
呼和浩特机场积极应对暑运持续雷雨天气
吉安桐坪机场启用飞行服务站
南宁机场新增恢复南宁—合肥—青岛航线航班
郴州北湖机场圆满完成航空安保审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不惧“烤”验 火力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系...
大庆机场卫生间增设服务标识牌 贴心守护...
与时间赛跑!3U3349航班紧急返航,争分...
东航西北分公司:空保铁军多维发力,筑...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