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纪风雨兼程,九万里风鹏正举。在党的百年华诞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大战略决策。一年来,山东省机场集团济南机场全面贯彻党史学习教育总体要求,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砥砺初心使命的“必修课”、接续奋斗再出发的“动力源”、推进自我革命的“正衣镜”,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受到了一次全面深刻的政治教育、思想淬炼、精神洗礼,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大大提升,达到了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目的。
回眸2021年,济南机场公司党委认真落实山东省委、山东省国资委党委、山东省机场集团党委部署,高标准高质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公司党委立足济南机场高质量发展大局,担负“牵好头”和“带好头”的双重职责,自觉当好领学员、传播者和实干家,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
当好“领学员”,精心打造“四类课堂”
党的百年历史波澜壮阔、博大精深,读懂这部厚重、经典的历史教科书,必须打牢学习这个基础。公司党委紧扣中心服务大局、紧贴基层所需、紧跟融媒趋势,精心设计打造“四类课堂”,确保把党史学习好、总结好、传承好、发扬好,以实在的获得感、多元的体验感推动党员干部走深走实“初心之旅”。
“必修课堂”入耳入心,赋予“引领式”体验。公司党委班子充分发挥“头雁”示范作用,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及“四史”等内容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12次;中层管理及以上人员分批参加山东省国资委党委和集团党委举办的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班,以集中研讨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精研细读必修教材、选读书目,深刻领会党的奋斗历程;各党支部深入开展“三会一课”“政治生日讲党课”、党史知识竞赛,集中学、深入学、灵活学,确保全员覆盖,进一步强化理论武装,筑牢理论根基。

济南机场公司党委班子成员进行中心组学习
“实景课堂”深入人心,赋予“沉漫式”体验。2021年4月15日~29日,济南机场党委分四批组织公司200余名党员干部赴临沂举办“学党史、守初心、担使命”沂蒙精神学习培训班,先后到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沂蒙红嫂纪念馆等教学点进行参观,聆听烽火岁月里沂蒙百姓爱党爱军、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在深入实地追寻红色印记基础上,四期培训班利用课后时间在培训基地分别精心策划了红歌赛、名篇诵读、“音乐党课”、红色观影系列活动,使整个培训过程有惊喜、有特色、有亮点。

赴临沂举办沂蒙精神学习培训班
“宣讲课堂”深入实地,赋予“启发式”体验。在集团党委“我为党旗添光彩”的号召下,济南机场各个岗位上的先进模范人物前往日照、济宁、威海、烟台、临沂、东营机场开展实地实时巡回宣讲,他们中有全国抗疫先进个人、全国“感动交通十大人物”赵华清,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彭吉水,有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林燕妮……他们结合工作岗位为大家讲述鲜活生动的感人故事,诠释了“忠诚担当、严谨科学、团结协作、敬业奉献”的当代民航精神,成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最直接、最生动、最形象的教材。

“我为党旗添光彩”宣讲
“指尖课堂”便捷随心,赋予“自助式”体验。为了解决一线保障部门“工学矛盾”,坚持线上线下学相结合,充分利用学习强国、“灯塔党建在线”App、微信公众号等“指尖”媒体平台,实时推送党史学习教育的相关内容,建起党员日常学习的“指尖课堂”,确保党员参加学习教育的时间自由、场地自由和载体自由,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新”又“走心”。
当好“传播者”,让红色精神熠熠生辉
为了传播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公司党委注重创新工作载体、丰富呈现方式、拓宽传播渠道,邀请山大教授、党校专家开办党史专题讲座,深入讲述党的百年苦难辉煌和星罗棋布的红色印记,让“无声”的精神变为“有声”的故事:

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讲座
——学有示范。党委书记分别围绕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弘扬建党精神、宣贯六中全会精神主题为全体党员干部作宣讲、讲党课3次,党委委员深入所在支部讲授专题党课8次,让党的历史可触可感、英雄人物可亲可敬、革命精神可追可及;
——学有成效。在公司党委带头示范下,各支部书记进行党课宣讲30余次,优秀党员进行“我来讲党课”线上宣讲10余次,覆盖18个支部900余人次,打通党史学习教育基层宣讲“最后一公里”,让党史学习教育阵地“活”起来;

地面交通管理部党支部赴三涧溪村开展实践活动
——学有特色。在庆祝建党一百周年之际,开展“我和我的支部”视频巡展、“我与党旗合个影”、重温入党誓词、“寻访红色印记”党带团红色教育、“喜迎七一、赞歌联颂”主题快闪等活动,唱响爱党旋律,让红色精神熠熠生辉;

“喜迎七一、赞歌联颂”主题快闪
——学有体验。组织党员团员先后参观了山东省博物馆“让党旗永远飘扬”——山东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展、山东省档案馆“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主题档案文献展、济南战役纪念馆、五三惨案遗址等红色教育基地,共同追红色记忆、悟红色精神。
一座座红色纪念场馆,一场场别出心裁的主题党日活动,一条条红色旅游线路,成为一个个凝心聚魂、固本强基的学习平台,激励着广大党员干部汲取力量,砥砺前行。
当好“实干家”,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学习党史,最终要落到办实事、开新局上。公司党委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党史学习教育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创造性落实上级党委决策部署,将学习教育的成果运用到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中去,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坚持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用心用情用力解决急难愁盼问题88个。
在为旅客办实事方面。为更好服务广大旅客,济南机场向社会推出23项服务承诺,涉及地面交通、值机服务、行李托运与提取、安全检查、特殊旅客服务等方面,并聘请28名社会监督员加强监督。此外,为了改善旅客乘机体验,在原有的16条错位式传统安检通道的基础上,增加了8条安检通道,并扩展长度和宽度,在通道内加装全自动安检自动回筐系统和人脸识别设备,大大方便了旅客快速过检、顺畅出行,同时专门针对常旅客设置“易安检”通道,旅客可通过小程序注册,经后台数据分析审核后即可进入“易安检”通道体验自助快速过检,此举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大大提高了旅客过检速度,减少了排队时间。

“易安检”通道
在为职工办实事方面。“七一”前夕组织看望慰问老党员,“八一”建军节组织慰问职工军属,暑运期间“送清凉”分批发放防暑降温药品、饮品、西瓜、茶叶、雪糕等,共累计发放慰问物资约10万斤,为了帮助职工缓解疲劳,组织开展工间操活动,丰富职工文化体育生活。在关注职工衣食住行之外,还开展义诊及健康咨询,邀请中医调理师针对常见症状及职业病提供咨询及预防保健讲解,邀请国家级心理咨询师举办职工心理沙龙活动,从专业的心理角度为职工进行心理调节,为职工身心健康保驾护航。此外,济南机场充分考虑女职工需求,在女职工公寓打造了面积约32平方米的“爱心妈妈小屋”,屋内配有空调、桌椅、沙发、洗手盆、饮水机、冰箱、微波炉、电视机等设施,婴儿床、护理台和母婴护理用品一应俱全,解决了女职工生育后返岗的不便之忧,让“背奶妈妈”们能在繁忙的工作间隙缓解焦虑情绪,享受片刻轻松。

为员工送温暖
在助力企业发展方面。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济南机场作为疫情防控的重要关口,坚决落实民航局“四指定”“四固定”“两集中”疫情防控重要指示要求,为了确保国际航班保障人员14天工作时间和7天集中隔离闭环管理,集中力量在短短18天内建成了占地3400余平方米、用房110间、可同时满足200余人居住的国际航班疫情防控保障用房,用房建设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房间内设有床、桌椅、空调、有线电视、衣柜、淋浴间等,充分满足隔离人员基本生活需求,安装了宽带、Wi-Fi、监控等基础设施,并配备物业公司专人负责日常管理和区域消杀工作,让员工感受到隔离有温度、管理有力度。保障房区域内还设置了休闲活动区,有跑步机、健身综合器材、便携卡拉OK、台球、乒乓球、棋牌类等健身娱乐设备,便于隔离期一线员工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娱活动,调节工作压力,让隔离员工的文化娱乐生活更丰富多彩。

国际航班疫情防控保障用房
通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公司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得到淬炼,精神境界得到提升,在办好事、解难事、做实事的过程中切实推动公司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效。2021年,济南机场旅客吞吐量、航班起降架次增幅均居华东13家千万级机场第一位;实现了疫情防控和运行保障的双安全;服务体系建设和品牌升级有序推进,“双提升”成效显著;“易安检”“自助值机”“A-CDM”等技术应用,加快了智慧机场建设进程;做好了6班首都分流、4班洲际军航入境、1班滞留学生回国等重大航班保障任务,高效处置“8·2”疑似阳性病例特情,山东省领导用“两个非常”给予高度评价,即“反应得非常迅速、处置得非常及时”;面对暴雪、汛情等特殊天气,盯紧航班保障一线,成立突击队,做到了措施、物资、巡查、责任“四个到位”……^济南机场办实事、开新局的有关做法,被多家国家级、省级媒体刊发49篇。其中《中国民航报》以“济南机场用心用情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见行见效”为主题于6月9日、10日连续两天报道了实践活动开展情况。

北指廊自助值机
长风破浪,未来可期。济南机场公司党委将围绕巩固拓展好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建立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引导公司各级党员干部群众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奋力推进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许晓泓 通讯员丁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