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龙嘉国际机场作为吉林省一张重要的“名片”,向世界各地的人们展示着吉林省的精神风貌。新近,从这里出发的旅客发现,不管是线下的机场智慧大屏,还是线上的微信小程序,都让旅程变得更顺畅、更舒心,这一变化的背后离不开机场智慧交通信息交互平台的建设。
探索创新 搭乘数字化快车
以往,进出长春机场的旅客主要依靠航站楼内的指示牌或服务人员的指引前往登机口等处,服务的获取方式较为被动且单一。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旅客的信息感知、获取以及出行、消费模式等均发生了巨大变化。为全面提高长春机场服务水平,推进智慧机场建设,长春龙嘉国际机场智慧交通信息交互平台项目应运而生。该平台以旅客数字化身份为桥梁,打通旅客服务各保障系统,发挥微信精准触达和小程序分享扩散的优势,将航空出行各个环节的旅客状态信息数字化,通过大数据技术进行旅客画像分析,为旅客提供线上线下一体的出行新体验。
便捷精准 提供个性化服务
长春机场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整合了机场内外各类交通运行信息,依托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技术开发微信小程序,并结合智慧大屏室内导航系统,为旅客服务提供新窗口与新路径,使服务更加便捷化、智能化、精准化。
这当中,微信小程序主要向旅客展示机场内部服务设施分布、票务中心信息、机场特色美食、机场零售店铺位置等,方便旅客规划登机行程。导航系统则根据旅客所在位置,提供前往登机口的最佳路径并进行导航,改变旅客寻找登机口难的情况,减少误机风险;还能根据旅客所在位置信息,推荐附近商铺,满足旅客在机场候机时的消费需求,为旅客提供精准的个性化服务。
资源整合 进行场景化应用
在机场外部交通上,长春机场积极协调城际铁路、高速公路、网约车等各种地面交通方式,打通机场与各方数据接口,实现多种交通数据共享,为旅客提供一站式服务。通过数据挖掘,平台可对旅客的各类偏好、习惯等信息进行分析,得出旅客数据,为个性化服务提供决策支撑;构建立体化标签体系,通过多方面信息采集,完善旅客群体信息,实现精准推送;整合用户、机场定位导航系统以及航班动态数据,建设深层次旅客信息分析系统,打造平台级的个性化服务导引和推送引擎,为中转服务(贵宾休息室、头等舱休息室等)、旅客交通服务(网约车、机场大巴等)、商业展示等应用场景进行业务引流。
长春龙嘉国际机场智慧交通信息交互平台项目的建设,有力地提升了旅客对民航服务的满意度,其社会效益远远超过经济效益。该项目不仅为旅客提供了优质的民航出行服务,也为机场的生态伙伴如航空公司、餐饮公司、商贸公司等提供了合作平台,打破了机场各服务场景的数据壁垒,提升旅客全流程体验,逐步打造以旅客服务为核心的多层级与多业态共建、共享、共治的生态圈。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王鹏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