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杜战文 报道:农历辛丑年的春运,对于哈尔滨机场全体员工来说,是一个不同以往的春运。这是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首个春运,由于黑龙江省疫情再度出现反弹,哈尔滨机场运输生产受到极大冲击。
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难越向前。面临严峻的运输生产形势,哈尔滨机场各岗位团结协作,齐心奏响了别样春运下的动人“交响曲”。
疫情防控“变奏曲”
对于哈尔滨机场安检站国际运行科员工宋健来说,今年的“别样春运”,对于他来说是“变化”。
以往的春运,宋健会站在国际安检的岗位上,检查着一队又一队的国际旅客。“以往一到春运,新加坡、甲米、岘港,这些航班每天都有大批的旅客出国旅游,可现在,因为疫情,都没有了。”宋健感慨道。 现在,每周出港的国际旅客人数甚至不到从前的十分之一。以往喧嚣的国际航站楼现在寂静了许多。看着空荡荡的国际航站楼,宋健的心里也空落落的。
今年的春运刚开始,宋健所在的安检站国际科大部分员工被整建制派往国内到达大厅,负责查验进港旅客健康码。
为了坚守住龙江空中疫情防线,宋健他们每天要身着厚重的防护服,全副武装地从早上9点接班,一直忙碌到晚上11点航班结束,有时因为航班延误,等待到凌晨两点也是常事。 “休息也就是那么一小会,穿着防护服也干不了啥,就坐在那歇一会,旅客多了马上就得上岗。”宋健介绍说。身为组长的他,为了能让组里的同事们多休息一会儿,一到旅客积压,他总是第一个放弃休息时间去主动支援,每天算下来,要忙十个小时以上。
旁人看来机械化的工作,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那么简单——“一天下来,能碰到各种问题:手机没电的、手机没信号的、手机欠费的、手机不会用的……”宋健如是说。一旁的人工登记处和老年人绿色通道有时都忙不过来。对于这样的情况,宋健他们只能拿自己的手机帮这些旅客登录,扫码、验证、联系家人。一天下来,手机要充三次电,微信联系人也塞得满满的。
一天半夜11点,航班已经几近结束。宋健遇到一位70多岁的老年旅客,拿的不是自己的手机,也不会扫健康码,向宋健求助。宋健忙了半天,用自己的手机帮老人扫了健康码。但当老人离开不久,宋健突然想到,老人手机里只有外地的健康码,在哈市出租车、住宿都是不认的。虽然在机场可以放行,很有可能老人在别处遇到同样的困难,此时已经接近半夜了,老人能向谁求助呢?虽然宋健已经忙碌了一整天,但出于心中的责任感,连忙追上老人再次询问。原来,这位老人远从外地回来奔丧,由于行程急切,没有人陪同,也不会用智能机。宋健连忙把老人带回休息处,帮老人的手机充好电,再帮她申请好龙江健康码再送出大门。一通折腾下来,已经接近凌晨一点了。老人十分感动,对宋健不住地感谢。看到老人的神情,宋健一身的疲惫,在此时似乎也烟消云散。
不一样的岗位,同一样的责任。一个个的龙江空港人,在疫情最艰难的时刻,以自身的坚守,为龙江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真情服务“暖心曲”
对于哈尔滨机场旅客服务部值机员李春红来说,今年的“别样春运”,对于她来说是“平凡”。
为什么平凡。李春红从事民航工作已有十一年了。十一年来,作为值机员的她在平凡的日子里,日复一日地为旅客办理值机手续。对她来说,这个春运并没有什么不同。
把每一项平凡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一个个看似平凡的日子背后,蕴藏着她对工作的无限热爱。“您好,请出示您的证件,请问您的行李里面有锂电池、充电宝、打火机、易燃易爆品么?”“请收好您的身份证、登机牌,祝您旅途愉快!”这是李春红工作的日常,文明用语、安全提示从不曾落下任何一位旅客,正是这样严谨的工作态度,真诚的服务意识,高标准的严格要求。“只有把旅客当做亲人看待,才能够用真情换取真心”。这是她最常说的一句话,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1月28日是春运首日。由于疫情影响,出行的旅客并不多。10点05分,一个小姑娘匆忙地拉着大箱子赶到李春红所在的值机柜台前,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李春红,这有可能是一位晚到旅客。查询后得知,该旅客是乘坐KN5506航班10点25分飞往北京,而该航班在9点40分已经停办值机手续,旅客晚到了25分钟,已经无法乘机。在得知已经无法赶上本次航班时,小姑娘一下子懵了,带着哭腔问到:“那我该怎么办呢?学校放假了,我也没地方去了呀。今天必须要去北京的奶奶家呀!”由于哈尔滨机场没有联合航空改签柜台,得知旅客是在网上购买的机票后,李春红帮她拨打了客服电话。但由于疫情影响,退改签的旅客较多,电话一直占线。小姑娘急的快掉泪,李春红便对其进行安抚:“小姑娘你别着急,客服占线,我再继续帮你打电话。”在她耐心、温柔地安抚下,小姑娘逐渐安心下来。终于在半小时后,客服电话接通,李春红顺利帮其改签,并为旅客办理了改签后航班的值机手续。“谢谢姐姐!”小姑娘带着满意的笑容乘机去了。看着小姑娘,李春红也欣慰地露出了笑容。
以真情换真心,即使没有喝彩,没有掌声,没有热烈的赞扬。但,真情服务理念已经贯彻在日常里,体现在行动中,就像潺潺流淌的小溪,温暖地流过每位旅客的心田。
安全运行“责任曲”
对于哈尔滨机场安检站检查员来说,今年的“别样春运”,对于他们来说是“责任”。
春运期间,一个个旅客脸上带着归乡的喜悦,风尘仆仆地奔波在旅途中。在他们的背后,空防卫士们在默默无闻地守护着旅客的安全出行。一件行李一件行李地盯,一个旅客一个旅客地查,他们以高度的责任心和高超的职业技能,确保了哈尔滨机场的空防安全。
“火机、火柴、液态物品请自弃。”这是维序检查员于博文春运期间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喊了一整天,虽然腰间别着喇叭,可嗓子还是喊哑了。春运期间时值春节,按照季节特点,于博文每当看到小孩,都会提醒一下有没有带鞭炮。“我这边多提醒一句,旅检现场那边就会少一些压力。”于博文说。
“虽然航班少了,旅客也少了,但是我们丝毫不能掉以轻心,降低检查标准。”人身检查员林晓凤对记者说。虽然旅客少了,还是不少旅客怀着侥幸心理,铤而走险。前几天,她刚“查获”一位旅客,拆开了打火机藏在鞋里,却难逃她的“火眼金睛”,一出手便抓个现行。
1月28日至今,哈尔滨机场安检站已查获各类涉嫌违法行为40起,其中有隐匿打火机、活体动物等行为,也有携带烟花爆竹、子弹等危险品乘机的行为。
2月21日,安检站货检科检查员孙瑶在检查哈尔滨至北京的航空邮件时,发现有疑似椭圆形棉絮片状物品,出于职业敏感性,她立即要求开箱检查。经检查,发现严令禁止运输的网红“钢丝棉烟花”10卷之多,而刚刚在5天前,国务院安委办召开专题会议要求,所有钢丝棉烟花全部下架,禁止违法生产运输销售。这次查出的钢丝棉烟花,未经申报,伪报了货物品名,存在夹带危险物品的违法嫌疑,移交机场公安机关审查处理。
“这种钢丝棉燃点低,极其易燃,火焰温度极高,可达2000℃以上,燃烧时具有极高危险性及消防安全隐患。”哈尔滨机场安检站负责人介绍说,“而且,钢丝棉、冷烟花这种危险物品在X光机图像中非常难准确识别,检查员必须在技术过硬的同时,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敬畏生命、敬畏规章、敬畏职责。“三个敬畏”对于空防卫士们来说,早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正因为他们,这个春运更加安全。
在这个“别样春运”中,由哈尔滨机场全体职工共同奏响的春运“交响曲”还在继续。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他们相信,只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奋斗精神,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每个人都能奏响人生的天籁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