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经营效益的影响,在保安全促生产、稳固提升各项工作经营品质和发展质量的前提下,呼伦贝尔机场深入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增收节支各项工作要求,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同时,多措并举、加速推进开展增收节支工作。
树意识 聚人心 渡难关
越是攻坚克难时期,越需凝聚人心。呼伦贝尔机场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通过开展形势任务大讨论、召开专题会议、强化责任分解等多种形式,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增收节支工作部署上来。
复工复产后,机场公司密切关注员工思想动态,结合实际工作深入开展了“节支降本、从我做起”研讨会,切实让全员树立“全面完成年度业绩目标具有较大挑战性”的忧患意识、“行业增速放缓”的危机意识、“持续增收节支降本减费”的成本意识、“比日常多干一些、比以往多想一些、比同事多做一些、比昨天更好一些”的责任意识、以及“我靠机场生存,机场靠我发展”的共同体意识,确保了疫情特殊时期的员工队伍稳定和士气凝聚。
及时召开增收节支专题推进会,积极开展创收增效等工作专题分析与讨论,调动员工参与增收节支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立足岗位,献策献力。要求各部门围绕增收节支的总体目标,结合本部门分管工作,制定出详细的工作措施,努力营造敢担当,能担当的良好环境。
战疫情 保经营 拓市场
竭尽全力捂住增收“钱袋子”。根据疫情发展情况,积极推动地方政府、航司恢复运力,利用夏秋航季换季及暑期加班契机,保证夏航季840个周时刻量全部得到分配,向大机型、高客座率航线倾斜,有效提升航班客座率,夯实航空性收入来源基础。加强与各级地方政府沟通,争取恢复性航班航线补贴,确保地方政府经营补贴资金及时拨付。在保证原有非航合作单位稳定复工复产的基础上,增加商业收入盘点、盘活机场内资源,积极开拓市场。践行“现金为王”,加大应收款项的催收力度,并实行绩效考核管理。合理安排资金使用,减少资金占用,降低财务费用;合理利用疫情期间金融机构优惠政策,盘活存量资金,提升存量资金管理效能和收益能力。
精打细算过好节支“紧日子”。牢固树立“一切成本皆可控”的理念,做好人工成本年度规划,关注上级各项社保的优惠减免政策,及时对接地方社保部门,争取各种社会保险部分的减免。加强节能降耗,降低水、电、暖等动力能源能耗,力争汽柴油能耗、用电量、维修费同比2019年降幅7%、5%、15%,争取实现取暖费超高减免或减半缴纳。大力压缩日常办公费、通信费等一般性管理费用支出,降幅不低于15%。加大线上培训学习,减少出差,并降低差旅住宿标准,节约差旅费支出降幅不低于15%。加强会议费管理,规范支出行为,降幅不低于20%。在压减企业税费上下足功夫。紧盯当地减税扶持政策,加强与政府、税务部门的沟通,积极争取符合条件的税收优惠。
齐行动 出实招 做贡献
呼伦贝尔机场财务管理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与地方税务局沟通协调,经过一个月的努力,于5月12日,顺利完成享受抗击疫情减免房产、土地税优惠政策申报工作。免征上半年应交土地使用税42万元和上半年应交房产税106万元,合计免征额为148万元。
为确保贵宾资源利用最大化,呼伦贝尔机场公司根据形势政策的调整变化,整合闲散贵宾资源,积极开拓市场。分别于5月14日、5月18日成功签约2家贵宾合作单位,合作期限2年,生效日期为2020年6月1日,共计带来年度租赁收入195万余元。另一方面,还积极沟通原有合作单位,在稳定复工复产后保持继续合作,并按时回款,实现贵宾资源收入稳步增长。
为适度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节奏,及时清理低能、低效资产,降低非付现成本。呼伦贝尔机场市场规划部3月底完成了全面资产清查工作,摸清家底,提高资产使用效率,适度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节奏,为增收节支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下一阶段,呼伦贝尔机场将继续树牢过好“紧日子”思想,从细节入手,抓好增收节支工作,力争如期、保质、保量完成全年生产经营目标。(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赵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