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赵瑜 通讯员王勇、张宁 报道:宁波机场周边水域情况复杂,除有环绕机场围界的护场河,还有与周边村庄水系相连的河道。这些河道区域水草丛生、深浅不一,再加上夏秋交替时节水温变化大,极易引发溺水事故 。宁波机场公安始终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放在心头,凭着“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溺水事故易发期,持续筑牢安全屏障,守护旅客市民平安出行。

提前部署“划重点”,责任链条拧得紧。宁波机场公安将“防溺水”列为夏秋季治安防控的“重头戏”。机场公安民警仔细分析机场周边护场河以及相连河道的特点,摸清旅客、市民常前往这些水域休闲的位置和时间规律,跟着风险变化调整防控办法。根据不同水域的深浅、水流速度以及周边人流量,划分出重点防控区域。同时,清晰划分每个警种的职责,确保防溺水工作一环扣一环,绝不让责任“掉链子”。

联合排查“过筛子”,救生装备配到位。宁波机场公安联合宁波栎社国际机场物业公司、周边村庄网格员组成“巡防联盟”,对像护场河这类重点水域以及周边河道进行排查。截至目前,共设立10块安全警示牌,配备26套救生圈和救生绳。在旅客市民容易靠近的危险水域,比如河道的转弯处、深浅变化明显的地方,都确保安全防护“看得见、够得着、用得上”。

(本文图片均由宁波机场公安提供)
上门宣讲“接地气”,安全知识记心间。“现在水温温差大,下水特容易抽筋,大家可得注意!”在机场周边的工地上,机场公安民警用大白话给工友们讲着防溺水知识。考虑到机场周边外来务工人员较多,且部分人员对周边水域危险程度认识不足,机场公安民警还走进空港企业、周边工地、出租车等候区,发资料、讲真实案例。尤其是针对空港外来务工人员,专门上门“一对一”科普,教大家怎么防溺水、怎么自救互救,让安全意识真正住进每个人心里。
实战演练“练真招”,应急救援“快准稳”。近期,宁波机场公安特意邀请宁波市鄞州区巡特警大队的专业救援队伍进行培训,重点学习机场周边护场河以及相连河道的救援技巧。并在应急救援方面配齐装备,针对不同水域情况准备了相应的救援设备。如适用于水草多区域的长杆打捞工具等。指挥调度流程也进行优化,建立起多方同步响应的应急机制,一旦紧急情况发生能第一时间联动起来,科学高效地开展应急救援。(编辑:陈虹莹 校对:许浩存 审核:韩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