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曾璐 报道:初春的早上依旧寒冷,七点半,廖辉德准时出现在公司门口。自打复工以来,这张面孔,首都机场餐饮公司员工天天见。
查体温、发口罩、做登记,这些步骤一个都不能少。一切妥当,员工才能跨过岗亭进入公司楼。“看吧,我们的防护工作做得比绣花针还细!”廖辉德说,回头他又叮嘱同事道:“走路记得前后岔开个三五步。”
廖辉德是首都机场餐饮公司行政管理部内保管理助理,主要负责公司内部安全保障工作。疫情发生后,廖辉德更是化身防疫监督员,每日早晚两次为公司全体员工测体温,同时每日检查公司一线员工倒班休息室和备岗备勤室的疫情防控工作,下班后再去公司的湾流公寓和樱花园公寓检查大家是否回宿舍、有没有做好消毒、台账是否完整等。这些工作做完后,晚七点,廖辉德才能进行每日例行的收尾工作——对办公楼所有办公室电源、灯源、电器开关逐一开门检查。一天下来,回家常常就是八点后了。行政的工作比较杂比较细,每天返家路上,廖辉德开着车,脑子里还在反复梳理着第二天的待办。
廖辉德的第三重身份是餐饮公司党员突击队的一员,需要深入同好商圈一线,对餐饮店面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全覆盖督导检查。督导前,廖辉德按照《餐饮公司疫情防控工作指导手册》,利用碎片化时间吃透检查标准,再到商圈有针对性地进行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当场指出要求商户立即整改,力求给旅客提供安心的机场用餐保障。
从2月10日至今,廖辉德已经整整60天没休息过了,这期间电话更是一个接一个,都是找他对接工作的人。行政管理部经理张忠杰看着眼里、疼在心里,让廖辉德休息两天,由其他同事接手一阵。可廖辉德仍十分坚持:“没事,我还行。”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曾经13年的军旅生涯,廖辉德已将部队吃苦耐劳、勇于担当的品质深深刻入骨子里,坚决服从组织安排,他把工作当作最大的事,“我是党员,就得往前冲。”
其实廖辉德深知,当前境外疫情大流行呈加速趋势,首都机场又是防控境外疫情输入的主战场,这时候可不能松气歇脚,必须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细,守好公司疫情防控成果,“上下班给大家测体温的时候,有同事开玩笑说我是‘守门员’。可不就是嘛,我就得守好公司‘大门’,让病毒无缝可钻。”
疫情发生前期,廖辉德利用年休假回重庆老家给母亲过70大寿,这是勤勉的他这十多年来第一次回家乡。可看着手机上越来越多疫情相关的信息,廖辉德坐不住了,满脑子都是事的他结束休假提前返京,按要求居家隔离十四天后立即返岗。廖辉德想起当时的情况,还心有戚戚:“幸亏走得早,不然封村了还得推迟回来。我早点返岗,整合好宿舍资源,才能方便返京的同事居家隔离啊。”
廖辉德的妻子是一名公职人员,疫情发生以来还未休过假,通宵加班更是常有的事。家中岳母生活又不能自理,需要岳父照料。于是,照顾6岁龙凤胎儿女的重任也落到了廖辉德肩上。夜归的他需要给孩子做晚饭,第二天又早起准备早上和中午的饭,方便家人热着吃。可廖辉德自己却常常忙到没时间吃午饭,下午挤空闲时间吃上一口早晨煮的已经凉透的鸡蛋。有时候面对孩子的“埋怨”,廖辉德不免有些心酸,“我也想多陪陪他们,但工作就是一份责任心,公司信任我,交给我的事就必须办好。”
疫情防控期间,工作量大了,但廖辉德干劲十足:“公司领导和咱们工会很重视我们的个人防护,给我们发放防疫物资,给予了安全保障,真是幸福满满。我也会继续做好公司‘守门员’,把好安全关,奔着‘员工防控零感染’的目标去落实,让领导放心,自己也踏实。”
话音还没落全,廖辉德的电话又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