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曲政阳、刘鎏、马晶晶 报道:近日以来,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不断在世界各国蔓延开来,为了缓解北京境外输入新增病例的压力,3月22日,国家有关部门发布了《关于目的地为北京的国际航班从指定第一入境点入境的公告(第2号)》,宣布所有目的地为北京的国际客运航班均从指定的第一入境点入境。按照通知要求,自3月23日零时开始,所有目的地为北京的国际始发客运航班均须从我国12个指定的第一入境点入境,在第一入境点实施检疫并办理入境手续,行李清关。检疫符合登机条件的旅客方可搭乘原航班入京。沈阳就是其中之一的第一入境点。沈阳空港物流公司肩负所有由沈阳桃仙国际机场进港的国内、国际航班的行李及货物的地面运输及装卸的保障工作,因此责无旁贷的承担起了全部入境航班行李及货物的消杀重任,虽然重任在肩,但物流公司有信心、有能力做好这份艰巨而特殊的任务,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了防止国际进港航班外来输入病毒的入侵,物流公司针对国际进港航班制定了详细的消杀流程和保障方案,针对新机型开展了员工培训,严格执行规章标准,严守安全底线,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对全部进港国际航班进行全方位的消杀工作。

所有宽体飞机进港集装器在入库前,对集装器材外表包括集装箱及集装板外侧进行消杀工作。入库后采取边卸边消杀的原则对货物进行消毒;窄体飞机进港货物在入库前,对拖斗上的货物进行消毒处理;航班所有业务单据经过消毒后才能交给前台人员;货物分拣完成后,对货物外包装拆下来的垃圾进行再次消失清理工作,确保垃圾处置的安全性;如航班入库前,接收某航班确认有疫情情况,对该航班货物进行消杀后,拆除网罩、打开集装箱门,将此航班货物暂时停放于库房门外保持通风状态,1小时后拉入库区进行二次消毒后进行分拣工作;采取消毒工作前移的卸机模式,从开启舱门环节开始,先消毒后作业。随卸机作业推进对货舱内所有行李、货物进行层层消毒。作业结束后,除日常消毒外,再次对人员、涉及的车辆及设备消毒:开启舱门前,对舱门开关及手柄进行消毒;开启舱门后通风五分钟后再执行下步工作;对第一排待卸机行李、货物进行消毒,消毒完成后开始卸机,以此类推;每卸机一排行李、货物均要执行先消毒,后卸机的程序;使用货舱记录仪及特种车辆监控设备对卸机及消毒过程进行全程监控、记录以便备查。

消杀人员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包括一次性手套、一次性口罩、护目镜)进行消毒工作,并在该航班消毒工作结束后,将一次性物品进行妥善处理,反复使用的(护目镜)物品进行酒精消毒后再次使用;涉及到的航班货物操作人员(叉车司机、装卸人员、库房管理员)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包括一次性手套、一次性口罩),在该航班工作结束后,对机坪保障人员所使用的防疫手套、鞋套、防护服、口罩进行记录,统一回收后送到指定地点进行消毒、销毁;护目镜则需使用75%的酒精进行消毒,库房保障人员妥善处理手套及口罩。所有操作人员在完成航班工作后,对手部进行认真清洗;机坪保障人员使用对人体无害的消毒剂进行消毒;除日常消毒外,对保障过程中涉及的货舱记录仪、特种车辆(平台车、传送带车、货物及行李拖头车、摆渡车)和行李集装箱、行李拖斗再次使用84消毒液进行消毒。所有工作人员如感觉到身体不适或体温不正常时,立即上报科室领导;所有消杀的设备绝对固定,并放置在指定位置,由专人进行消杀工作;每天对北京中转国际航班以及国际进港航班操作的消杀人员及工作人员进行登记记录;工作人员在库房工作过程中,始终保持库房内的通风;每天对所有进出监管区办公楼及库区的人员进行二维码扫码登记,并做好测温工作。如有发现体温超过37.3℃,立即上报公司疫情处置领导小组。
现时疫情防控工作依然严峻,物流公司将继续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将不遗余力地助力打赢这场防控疫情阻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