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中国机场
广州空港经济区出台应对疫情“暖企10条”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0-02-14 13:52:00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冯智君 通讯员穗空港宣 报道: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指示和2月3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影响,全力支持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实现健康稳定发展,广州空港经济区特制定如下措施。

一、奖励提质增效企业

对2019年产值50亿元、10亿元、5亿元以上在本区注册纳税的工业企业,2020年上半年产值增速达到10%以上的,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200万元、50万元、20万元。

二、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对白云机场综合保税区内各园区经营单位减免的租户仓库(含跨境电商业务运营仓库)2个月的租金给予全额补贴。鼓励各园区经营单位为租户减免疫情期间其他时间段的租金。

对符合《广州空港经济区促进楼宇经济发展试行办法》楼宇认定有关条件物业的管理服务企业,按在管面积每平方米0.5元的标准给予2个月补贴。对区属国有企业免收中小微企业(含写字楼、商铺、仓储物流设施、配套服务用房等)的2个月房租,给予全额补贴。

三、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对航空运输、机场服务、飞机维修、飞机租赁、航空物流、跨境电商等本区重点行业企业,以及新开工的重点项目2020年2月1日—6月30日获取的新增贷款(展期视同新增)给予5个月实际支付利息30%的补贴,每家企业最高不超过20万元的贴息支持。

四、优化通关便利措施

支持企业优先保障、作业和提运抗疫救援物资,建立疫情防控物资进口绿色通道和快速通关受理机制,对用于疫情防控治疗的进口药品、医疗器械等,做到即到即提,确保通关“零延时”。

对南航国际货站和机场国际1号货站疫情期间免收的捐赠物资在货站内的操作费用,给予全额补贴。

对报关公司疫情期间免收的疫情防控捐赠进口物资报关服务费用,给予全额补贴。

五、加强临空服务保障

联合民航局、海关、边检、机场、南航等部门,积极应对疫情给白云机场客货吞吐量带来的影响,争取省市更大财政支持。协调民航、海关、边检等部门联合做好服务,确保白云机场运营发展稳中有进。对疫情期间保障防疫物资运输、承担医疗人员驰援疫区包机、实施援助物资免费运输等主基地航空企业给予一定额度补贴。

六、保障一线物资需求

对航空运输、机场服务、飞机维修、飞机租赁、航空物流、跨境电商等本区重点行业企业,以及口岸等一线监管单位,给予防疫物资补贴最高10万元,用于采购防护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等防疫物资。

七、建立政务绿色通道

推出政务服务创新举措,设立“暖企服务专窗”,受理企业因疫情影响而产生复工复产方面的需求事项。依托全省投资项目在线监管平台,开通“绿色通道”,对受疫情影响无法如期到场办理行政审批业务的企业,启用“免费代办”服务模式,全面推广项目审批“不见面”在线办理。

八、延缴税款及缓缴社保费

协助因受疫情影响不能按期办理纳税申报的企业,在申请后依法办理延期申报。符合延期缴纳税款条件的企业,由企业申请,依法办理延期缴纳税款。

对于受疫情影响的用人单位,无法按时缴纳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的,协助其延期至疫情解除后三个月内缴费,期间不加收滞纳金。

九、给予企业人才支持

对抗击疫情表现突出的企业或个人,在本区重点企业总量控制类人才入户遴选工作方案中增设抗击疫情表现加分项。表现突出的企业,列入区重点扶持企业目录;表现突出的个人,直接加分。

十、开展暖企行动

组织区各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企业对口帮扶,切实解决企业复工用工、员工培训、防控物资、原材料供应等方面的难题,帮助企业平稳有序健康运营。

本政策自印发之日起执行至2020年12月31日。国家和省、市出台相关政策广州空港经济区遵照执行。与白云区、花都区暖企政策不重复享受。由区经济发展和财政局会相关部门负责政策解释。

责任编辑:lihaiyan 000
推荐新闻:
郴州北湖机场圆满完成航空安保审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不惧“烤”验 火力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系...
大庆机场卫生间增设服务标识牌 贴心守护...
与时间赛跑!3U3349航班紧急返航,争分...
东航西北分公司:空保铁军多维发力,筑...
东航MU5198机组成功救助被毒蛇咬伤旅客
金鹏家庭会员同行可享额外积分奖励
内蒙古自治区民航空中交通管理工程技术...
大庆萨尔图机场开展民航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庆祝建党104周年暨“七...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安全生产月”期间开...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安全生产月”期间与...
江西民航消防专业培训圆满举行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安全生产月应急演...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深入开展消防安全隐患...
郴州机场举办2025年全民禁毒宣传月活动
延吉机场召开“航司乐·丝蜜达”服务品...
江西航空成功举办2025年度江西省“天工...
发力培育引入AI企业 东航滨江中心获“模...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