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赵丹 通讯员唐万涛 报道:2月7日凌晨4点半,西藏山南市贡嘎县甲竹林镇,拉萨贡嘎机场的所在地,气温是零下14℃。寒风中,头发上一丝没有干透的水珠凝结,像定型啫喱一样将发丝凝固。拉萨贡嘎机场医救中心主任米玛德吉已经在家吃完早餐,准备开始新一天的疫情防控工作。
4时50分,德吉抵达了进港旅客测温点。相比其他人身上裹着厚厚的羽绒服,德吉身上单薄的白大褂显得过于单薄。她迅速安排医护人员对进港旅客进行体温检测,并对检测点所在公共区域进行消杀。进港旅客体温检测点是旅客进入拉萨后的第一道体温检测关口。因为拉萨气温低,旅客下飞机后,若是从远机位乘坐摆渡车抵达候机楼后,体表温度过低,手持额温枪很容易出现低温报警,德吉便让检测人员改为检测旅客脖颈处或者手腕内侧。

德吉为出港旅客从脖颈处检测体温
5时45分,德吉前往候机楼旅客出发大厅医疗点,核对《门诊病人情况登记表》《发热病人信息登记表》等相关台账记录。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医疗点共转移8名发热旅客,除1名仍在接受医学观察之外,其余7名发热病人已经全部排除感染。
6时48分,德吉接到指挥中心通知,即将进港的PN6271次航班上有湖北籍旅客,她随即通知到达口检测点防疫人员进行准备。在对航班上69名旅客检测完毕后,发现全部旅客体温无异常,德吉松了一口气。在继续检测完接下里的几个航班旅客体温后,她又赶忙与地方政府一起商议对两名湖北籍旅客进行14天隔离。在交接时,德吉在电话里说:““交接工作必须对接清楚,任何一方没有签字核对,都不行。”
11点左右,西藏自治区卫健委派来专家帮助拉萨机场安装人体热成像体温检测仪,德吉赶去一同协助。这种体温监测仪比手持式测温枪的速度更快,可以提高进出港旅客体温检测效率,特别是进港旅客能够在有限的检测空间内快速过检、快速出站,很大程度避免了旅客拥堵现象。紧接着,在德吉参加了紧急传染源传播控制协调会,会议结束已经是13时了,距离德吉吃过早饭已经过去了9个小时,她终于能够抽空去食堂吃一口午饭。

连轴转的德吉,在旅客进出港间隙之际眯了一小会儿
当天下午,德吉在写完每日的防疫工作汇报之后,又向自治区卫健委工作组汇报了机场疫情防控工作,并与卫健委一起迎接国务院督查组的到来。接下来,德吉还要参加每天的疫情防控工作例会和物资协调会,直到下午五点多终于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从黎明到黄昏,这是作为医救中心主任的德吉再寻常不过的一天,却也是在非常时刻非同寻常的一天,需要她比平时更加谨慎地做好每一项普通的工作,不能出现一点点差错。
到更衣室换下当天的防护服,德吉的电话响了,这是儿子的电话。“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见到孩子了,这是从他们出生以来我离开最久的一次。他们告诉我今天看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我很开心。”虽然很忙,德吉可没忘记给孩子们布置作业,“在规定时间点之前他们都要发给我检查呢。”德吉笑着说。
疫情发生时,德吉正在内地休假,接到通知,立刻返岗。“小孩子和我特别亲,虽然我很想他们,但是作为一名医生,作为一名15年党龄的党员,在最困难的时候,党组织需要我,我一定随时响应组织号召,决不能让疫情通过航空途径进入美丽的雪域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