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西部大开发新格局的核心增长极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内陆开放枢纽,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的客货协同跃升,正深刻践行着“把西部内陆地区变成对外开放前沿”的国家战略部署,为西北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以国家西部发展战略纵深推进的背景理解阐释,西安航空业的崛起绝非偶然。
在国家战略赋能下,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的每一组增长数据都承载着特殊意义:国际货邮吞吐量139%的同比增幅,不仅是物流通道的扩容,更是西部内陆与全球市场深度链接的见证;中亚五国八城航线全覆盖、21班周频的密集网络,正是对“一带一路”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互联互通需求的精准响应。
同样,在国家战略的牵引下,西安航空业正形成 “硬件升级—功能完善— 产业集聚”的良性循环。西安咸阳机场T5航站楼及通程中转中心的建成,将国内中转时间较行业平均水平缩短40%,这种效率优势源于国家对西部交通基础设施的持续投入。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上半年,17.75万人次通程旅客量居全国首位的成绩,印证了西部枢纽对客流的磁吸效应。更值得关注的是,航空枢纽的能级提升正加速带动产业布局优化:西安国际港务区依托空铁联运优势,已形成 “机场+铁路港”双枢纽联动模式,2025年新开的15条全货运航线,直接推动陕西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等产业的跨境供应链升级,上半年全省对中亚贸易额同比增长超60%,航空货运的“空中桥梁”作用愈发凸显。
从西北航空业的规模效益看,将在三大维度实现突破。在空间维度上,随着国家“疆电入豫”“西气东输”等战略工程的配套航空服务完善,西安枢纽将形成辐射甘、宁、青、新的“4小时航空圈”,带动西北五省航空网络密度提升30%以上;货运领域,规划到2030年建成“一带一路”国际航空货运枢纽港,全货运航线将拓展至30条以上,成为连接亚欧的航空物流黄金通道。
在产业维度,航空枢纽的规模扩张将催生“临空经济生态圈”的爆发式增长。预计到2027年,西安临空经济区将形成航空制造、跨境电商、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吸引超50家世界500强企业入驻,带动就业岗位新增15万个,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以上。这种“航空+产业”的融合发展模式,正是国家培育西部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战略的生动实践。
区域协同维度上,西安航空枢纽将推动西北形成 “一核引领、多极联动” 的发展格局。通过加密至乌鲁木齐、兰州、银川等区域枢纽的航线网络,构建“干支通、全网联”的航空运输体系,助力西北各省融入“双循环”。未来五年,西北地区民航旅客吞吐量预计突破3亿人次,货邮吞吐量近300万吨,航空业对区域经济的直接贡献率将提升至6%,真正成为撬动西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点。
从千年古都的空中门户到西部开放的战略枢纽,西安航空业的每一次跃升都镌刻着国家战略的印记。随着西部陆海新通道与空中丝绸之路的深度衔接,西北航空发展的规模效益将持续释放,不仅为陕西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提供硬核支撑,更将成为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空中引擎”,让千年丝路的繁华在新时代的天际上续写传奇。(《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路泞)(编辑:许浩存 校对:李佳洹 审核: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