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钱擘 通讯员王锐 报道:2025年8月22日,浦东机场口岸“绿色生命通道3+2联动机制”迎来成立一周年,一年间,这一绿色通道联动机制在浦东机场口岸处置医疗事件超1000起,紧急送医救治240余次,参与挽救危重病患20余人。依托这一机制,危重旅客从口岸国际联检区域被发现至送达医院的平均用时,由之前的一小时压缩至40分钟以内,现场处理的时间缩短至7分钟内,成为守护旅客健康安全的可靠防线。
“绿色生命通道3+2联动机制”由上海机场边检站牵头,联合海关、安检3家口岸联检单位及浦东机场消防急救保障部、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2家医疗救治单位共同构成,这一机制的诞生,源于对口岸应急救治需求的精准洞察。
浦东机场是全国最大的空港口岸,出入境客流庞大,如果一名旅客在国际联检区域突发疾病或意外受伤、且需要送医治疗,对于其出入境状况、是否需要临时给予入境许可等,会产生查验需求。过去,这需要经过多环节、单线程查验,再转运至医疗机构,流程较为繁复。2024年8月,上海机场边检站主动联合四家单位,建立“信息共享、协同响应、优先通行”的一体化救援模式。
机制运行一年来,五方形成了“预警—响应—处置—反馈”的闭环工作方法,各方打通数据链路、实现信息共享,从而能够通过电子信息系统实时对接,根据警情信息,机场急救人员第一时间出诊并将旅客健康状况实时反馈,各单位就能同步响应,确保救护车、医院与旅客间“车等人、医等患”的无缝衔接。
作为机制的牵头单位,上海机场边检站设立由指挥中心参与24小时处置的“紧急救助指挥大脑”,组建以多语种警力确保警患高效沟通的“外语服务队”,并为危重症旅客开通民警随车陪护送医的零等候紧急入境服务,多措并举构筑生命通道“第一响应链”。
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医院积极评价口岸联动机制,“让医疗救援从‘单打独斗’变为‘集团作战’,节省下的每一分钟都在为患者赢得生机。”而获紧急救助的旅客,也曾寄来感谢信:“这条绿色通道,连接的是国门的温度与生命的长度。”(编辑:李季威 校对:张彤 审核:程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