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网讯:小年夜当天,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为旅客们准备了一场盛唐之旅。起舞助兴,雅乐相伴。专业灵动的舞者,技艺精湛的乐师用当代编曲和舞蹈重现盛唐之美,开启了一场“穿越”之旅。


新春送“福”,福到万家。唐装仕女们将寓意吉祥的福字送到每一位旅客手中,福至心灵,笑逐颜开。


归家途中,偶遇盛世唐风,那不如来一次沉浸式体验,做一回盛唐美人。
既是唐风雅韵,自是处处尽显盛世风采。



本次活动采用了唐代大曲伴奏乐队中的多件主奏乐器笙、笛、琵琶、阮等。唐代大曲是盛行于隋唐时期的歌舞大曲又称燕乐大曲,是一种综合器乐、歌唱和舞蹈的大型歌舞音乐,是隋唐宫廷音乐中发展程度最高、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代表着隋唐音乐文化的最高水平。


“看,古代美女是穿那样吗”?旅客们在感叹华服精美的同时不禁问道。唐朝服饰都是如此吗?他们的穿着有什么区别?

唐代是一个包容的时代,在服饰方面也是兼容并蓄。唐代男子服饰在吸收胡服式样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一改汉魏时期宽衣博带的风格,常服服饰主要为幞头、圆领袍衫、革带和长靿(yao)靴。
圆领袍衫是唐代男子常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样式简单,剪裁方便,有利行动,故上自帝皇、下至厮役皆普遍穿着,用颜色、花纹做等级区别。
唐代女装的基本构成是裙、衫、帔(pei)。唐代女装无论服饰丰俭, 这三件一般是不可缺少的。且常将衫的下襟掩在裙腰之内,所以显得裙子很长。不仅长,还相当肥大,普通是用六幅布帛制成。更华贵的则用到七幅和八幅。裙、衫之外,唐代女装皆加帔,所以又可泛称为“帔服”。又长穿半臂,半臂常用质量较好的织物制作。(文献参考:《唐代妇女的服装与化妆》)
以鼓手为例,所穿服饰,便是依据唐代流行的窄袖高腰襦裙、披帛、半臂所设计制作。
姐姐们为什么要在脸上点两个点?“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这大概是对古代女子妆容最普遍的认知。“以前总觉得唐妆怪异,真实看到才发现有其迷人之处”,那盛世大唐,绮丽妆容,究竟是如何一步步化成的呢?

第一步,就是敷铅粉。唐代女子喜欢用厚厚的铅粉从额头一直敷到脖颈,使肤白如雪,以此为美。
第二步,抹胭脂。一般抹在敷完粉后的两颊上,也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满面施朱或是晕染在眉眼等处。比较浓的,一般称之为酒晕妆,比较淡的则称为桃花妆。唐代诗人王建就曾在《宫词》中描绘抹了胭脂的宫女洗漱完毕后的画面:“归到院中重洗面,金盆水里拨红泥。”
第三步,画黛眉。唐代女子的眉形非常丰富多彩,比如鸳鸯眉、远山眉、垂珠眉、月棱眉、分梢眉、涵烟眉、拂云眉等等。
第四步,贴花钿。花钿是将各种花样贴在眉心的一种装饰,以红色居多。最为简单的花钿只是一个小小的圆点,复杂的则以金箔片、黑光纸,鱼腮骨,螺钿壳及云母片等材料剪制成各种花朵之状,贴于眉心。
第五步,贴面靥。靥,指面颊上的酒窝,因此面靥一般指古代妇女施于两侧酒窝处的一种妆饰。面靥多以胭脂点染,也有用金箔、翠羽等物粘贴而成。
第六步,描斜红,斜红是面颊上的一种妆饰,其形如月牙,色泽鲜红,一般画于面颊两侧、鬓眉之间。(注:本次演出妆容未描斜红。)
第七步,涂唇脂,也就是现在的涂口红。涂的时候,要先用白色香粉打底覆盖原来的唇色,再用唇脂在嘴唇正中画出喜欢的唇形。唐人崇尚“樱桃小口”,唇妆的形状也非常丰富,如圆形、心形等,其中最风靡的要数樱桃形和花朵形。(资料来源:《国家宝藏》教你画唐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