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初夏的朝阳透过T3航站楼宽大的玻璃幕墙,斜照在四层出发大厅的旅客分流区,匆匆人流间,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东区通道管理科副科长陈升国早早站在出港高峰的保障现场,制服雪白,胸前党徽闪闪发光,目光专注,站姿挺拔。
从18岁到民航当兵开始,奉献青春给祖国和党,岗位在变、职能在换,一茬茬共同战斗的战友和同事,书写着铁打的营盘与流水的兵的故事,这样的早晨不知道经历过了多少。他和他们,在民航安检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以自己的方式为一架架银鹰的平安出行保驾护航。
老骥伏枥,做自奋蹄的老黄牛
中午11:30,集合的口号短促嘹亮,60多个年轻的面孔在T3C二层整齐列队,陈升国参加中班员工班前会。从消防通道验放车辆要求开始,岗位标准、上级指示、运行态势、操作细节、注意事项……这些外人看来繁杂琐碎的信息,从他的嘴里娓娓道来,驾轻就熟的以最简单、最清晰的条理逐一传达,说者仔细,听者用心。
作为管理团队中任职时间最长管理人员和党员干部,300余名员工,40余个岗位,哪个员工身体不好、哪个岗位台帐面临更换、哪个班组新员工较多,林林总总的就像是一本帐,牢牢的记录在他的脑子里,让他成为科室公认的主心骨和老黄牛,他说:“管理就是把自己和工作栓在一起,关心员工,关注班组,掌握细节,参与和把控好运行的全过程”正是这些平淡无奇的心得,铸造了他优良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员工的尊敬,旅客的认可。
不忘初心,打造最过硬的团队
下午17:50分,陈升国正在四楼岗位进行当日第三次巡岗,他时刻告诉自己,科室所有岗位都处在T3航站楼的“窗口”位置。现阶段新员工多,新业务多,新要求多,任何岗位、任何一个人的纰漏都可能导致重大安全隐患,这支平均年龄18岁,平均工作不足一年的“新兵”队伍,工作能力和岗容风纪却能够超乎寻常的过硬,出色的技能,优良的作风离不开日常的严格要求和规范管理。
据统计,24小时的值班时间,他的巡岗次数超过5遍,行走超过2万步,“我们的员工比我自己的孩子年龄都小,他们的父母把自己的孩子交给我们,我希望像他们的父母一样对他们的成长负责,也希望像部队培养我一样培养他们,只有严格要求,严格管理,才能让这些十七八岁的孩子懂得安全的含义,继而在岗上成长、成才”。正是他的努力,近年来,科室各项工作有序进展,岗位保障能力持续增强,队伍作风得到较好的传承和锤炼,员工以思想过硬,作风过硬,保障过硬得到了各级肯定。
身先士卒,行动就是最好的表率
凌晨3:00,T3地下一层信息监控室灯火辉煌,陈升国正利用岗位监控系统做夜间勤务的最后一次监察。在刚刚过去的半个小时,他先后指挥、处置了门禁异常和安检设备故障各一次,脸上写满了掩饰不住的倦意,但屏幕中“远机位”执勤员工稍显沉重的步态还是引起了他的注意,经电话核实,该员工有低血糖症状,身体已出现不适,但又不想麻烦同事替岗,在高度的自觉性和责任心支配下一直坚持工作,顾不上身体的疲惫。陈升国当即赶往执勤现场,及时组织备勤员工进行岗位替换,当员工服用糖水后舒适的睡去时,远处的天空已经发白。
在最平凡的岗位,做最具体的工作,既无豪言壮语,也无激扬文字,他带出的一批批员工,因作风硬、能力强、品行正、素质高,先后成长为各个岗位的骨干力量。他总结的管理方法,有创意、有特点、效率高、效果好,被各级津津乐道,广受好评。这就是一名最普通的安检老兵的故事,不多言,不张扬,日复一日,用最朴素的方式和信仰,践行着民航安检人对生命的尊重和责任的传承,空防所系,不负重托,一路走来,永不懈怠。(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李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