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中国机场
如何让旅客少“跑腿儿”
来源:《中国民航报》2018-05-16 15:28:00

QQ截图20180516145135.png

本文刊登在5月16日《中国民航报》第二版

日前投入使用的广州白云机场2号航站楼,建立了华南地区最大的综合交通中心,实现了飞机、地铁、城轨、大巴车、出租车、私家车等多种交通方式“零距离”换乘。旅客无论出发还是抵达,所有进出交通都能在航站楼和综合交通中心内完成,出行、换乘效率大大提高。

在候机楼换乘,人们都希望能少“跑腿儿”,提高换乘效率。特别是需要乘坐早航班,或是要在特定时间内转换交通方式等对时间较为敏感的旅客,迫切需要更快捷的换乘方式。而如果是携带大件行李、携婴幼儿出行以及特殊旅客,就更难以在候机楼内“辗转跋涉”。

实现“零换乘”,为旅客省去“跋涉”之苦,离不开民航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的协同合作。5月10日,民航局与中国铁路总公司签署了推进空铁联运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加强战略协作,在规划新建和改扩建机场、车站枢纽过程中,实现枢纽功能布局紧凑、客流衔接有序、换乘方便快捷;共同推动在有需求有条件的城市机场和高铁车站在规划及建设上无缝衔接,实现“零换乘”。今后,“一站购票”、机场中转服务中心等联运服务,将极大方便旅客实现高效便利的空铁换乘。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推进以机场为主轴的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推动各种交通方式在机场有效衔接。民航、高铁、轨道交通、公路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在机场汇集,充分发挥了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和组合效率。上海虹桥机场建立了以机场为核心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旅客可以方便地换乘轨道交通、长途汽车、公交车或是磁悬浮列车,其间步行换乘距离仅几百米。2015年建成投运的郑州机场二期工程,建立了综合交通换乘中心,高铁站、城际线、地铁线、高速公路汇聚。民航、铁路、公路乃至海运的融合发展、互联互通,让综合交通效能日益得到发挥,旅客出行有了更多更方便的选择。

随着机场建设步伐的加快,综合交通换乘中心汇集了更多的交通运输方式,运行日益复杂化。要真正实现“零换乘”,就必然会对机场的设计理念、管理方式提出更高的要求。机场作为综合交通枢纽的核心,应通过完善功能设计、更新服务理念、引入智慧出行系统等方式,让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切换更方便,旅客换乘更便利。

机场应在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设计阶段,就高度重视综合交通体系构建的便利性与实用性,为旅客换乘高效率打下硬件保障基础。在吸取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民航机场建设近年来也更加重视这一点。刚刚投入使用的广州白云机场2号航站楼,在交通流线上采用“单一方向”设计,车辆进出交通可以在航站楼综合交通中心内完成,让旅客的换乘效率大大提高。正在建设中的北京新机场,集高铁、地铁、城铁、高速公路等于一体,以“无缝衔接,零距离换乘”为设计理念之一,建设中央放射的五指廊航站楼,配以清晰的引导标志系统,将使旅客换乘流程更简便。

随着民航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能感受到许多机场航站楼越来越大气恢弘。大机场也需“零换乘”,只有高效、方便的出行体验,才能增强旅客对民航服务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评论员王诗彧)

责任编辑:xinglu_bs 000
推荐新闻:
民航湖南监管局党委中心组集中研读《习...
民航安徽监管局对芜宣机场开展暑运安全督查
中国民用航空宣传教育中心2024年度部门决算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2024年度部门决算
青岛空管站守护暑运天路 力保航班高效运行
便捷旅客出行路 乌兰浩特机场新增免费手...
海南航空出席2025年梅西大学中国校友会...
济州航空上半年航班准点率上升4.9个百分点
尖兵闪耀赛场 包头机场消防队全市比武展...
包头机场细化服务举措让旅客旺季出行更安心
江西航空开展八一建军节主题机上活动
锡林浩特机场探索非航新业态
上海监管局全力迎战台风“竹节草” 督...
河南机场集团启动危险品互信社区郑州试...
中国航油广东公司多举措严防基孔肯雅热...
我国自主研制新舟60民用搜救机在陕西成...
江西航空“成都—南昌”航线专属产品助...
东航云南公司地面服务部站坪保障中心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扎实开展分层分类廉洁...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丰富廉洁文化阵地建设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