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中国机场
呼和浩特机场医疗急救中心在首届应急救护技能比武中获佳绩
来源:中国民航网2017-09-11 17:15:00

2017年8月25日,中国民用机场协会组织的首届应急救护技能比武大赛在新疆乌鲁木齐成功举办,呼和浩特机场应急救护代表队从全国54家机场共计28组选手中脱颖而出,斩获二等奖。本次比赛规格高,考核严,赛程紧,荣誉的取得充分展现了机场急救人员良好的精神风貌、精湛的专业技术,为呼和浩特机场公司“冲千万”再添动力。

十年磨剑 练就“真功”

呼和浩特机场医疗急救中心成立于2006年4月,目前共有医护人员22人,急救车司机5人,承担着机场航空医疗应急救护、飞行任务的现场保障以及职工、家属的医疗保健工作。近年来,机场公司积极落实民航局提出的“飞行安全、廉政安全、真情服务”三个底线,高度重视机场应急救护队伍素质、能力建设,多次强调要持续开展岗位练兵和业务培训活动,将之融入到日常工作中。

“玉不琢,不成器”,培训工作重在日常“磨炼”。作为机场应急救援的中坚力量,医疗急救中心在机场运行保障中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机场医疗救护的特殊性也决定医护人员要通过业务培训、案例分析等形式来充实理论知识,丰富临床经验,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医疗急救中心将培训工作与绩效考核紧密相连,不断加强医护人员安全业务培训管理,使之真正融入到中心日常工作中。结合实际工作,医疗急救中心建立了《培训管理制度》,制定了《医疗急救中心培训评比实施方案》,规定每周二为业务培训日,于每年年初指派专人对培训需求进行调查,并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对各科室培训情况进行监督检查。2017年上半年,中心共开展业务培训8项,内容涵盖各岗位重点知识、常用知识、岗位安全知识、应急救护预案等内容。培训采取理论授课、实操操作演示、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进行。通过《培训管理制度》和《医疗急救中心培训评比实施方案》的执行,加强了培训过程管理,规范了讲师培训程序,调动了员工培训积极性,使培训效果真正落地转化,使学员真正有所收获。

演练是检验急救人员应急反应能力和培训效果的最好方法。医疗急救中心积极“握手”各保障单位,通过开展桌面演练、单项演练及各单位联合演练达到梳理工作流程、进一步检验应急救护预案、各类分预案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的目的,截止到2017年8月底,中心与其他保障单位共开展联合演练7次。

每年,医疗急救中心都会严格按照要求,对每一位医务人员进行业务技能考核,以规范各项操作流程,提高团队在紧急救护时的协作、配合能力。其中,心肺复苏项目是必考项目,因为该项技术是院前急救技能中的最关键项目,也是每位医务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项专业技能。

克服阻碍 积极备战

本次民用机场协会应急救护急救技能比武时逢运输生产旺季,保障压力很大。接到信息后,医疗急救中心在备战时间紧、保障任务重的情况下,积极在内部组织开展队员选拔,并请专业人员进行评判和指导。通过层层选拔,决定选派业务骨干医生郭玉珍、护士文佳参赛。为给她们创造良好的备战环境,医疗急救中心制定了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案,负责人进行现场督训,为她们加油鼓劲,并告诉她们要做到操作干脆、利落,口述声音洪亮,表达精准明确,同时还要注重把握细节。

新的舞台,新的挑战,压力会更大,参赛人员对自己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为了取得好成绩,选拔赛后,她们立刻投入到紧张的训练当中。在不影响工作的情况一遍遍练习,规范每一个动作,注重每一个细节。她们会把培训时间精确到秒,下班后继续加班练习直到晚上11点。由于长时间跪地练习,膝盖肿了起来,按压次数频繁,手掌、手腕也肿了,但她们没有放弃,只是涂上红花油,继续训练。整个训练过程,她们互相鼓励,讨论操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分析完原因后,继续执着“前行”,谁都没有叫过苦,也没流露出一丝懈怠情绪。

亮“剑”新疆 载誉而归

8月25日,期盼已久的首届中国民用机场协会应急救护技能比武大赛在新疆乌鲁木齐正式拉开帷幕,医护人员郭玉珍、文佳代表呼和浩特机场公司参赛。

本次共有包括首都机场、深圳机场等52个代表队参赛,代表了全国机场应急救援水平。为了最大程度减少人为因素对比赛成绩的干扰,充分体现选手真实水平,在评分设置上,共包含主观得分(心脏按压姿势、手势,开放气道方式等是否符合标准)和客观得分两部分,其中主观得分占30%,由国内一流专家进行评判,客观得分占70%,由电脑按照统一标准计分。

两位选手在赛中第3顺位出场,她们沉着冷静,配合默契,胸外心脏按压深度、频率掌握得当,按压姿势标准,各项操作之间衔接完美。最终她们力压其他选手,获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展现了机场医护人员良好的职业素养,在全国机场医护人员面前为呼和浩特机场公司赢得了荣誉。

今年是呼和浩特机场公司“冲千万”之年,医疗急救中心全体医护人员表示,他们将以此次比武为契机,戒骄戒躁,继续强化业务技能知识培训,不断创新培训方式,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锻炼出一支冲得上、打得赢的专业急救队伍,进一步提升机场应急救护水平,为更好的保障职工身体健康、旅客健康出行奠定坚实的基础,为“冲千万”保驾护航!(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徐东伟、黄利琴)

责任编辑:王蕾 000
推荐新闻:
大手牵小手 安检“童”样暖 大兴机场安...
襄阳机场创下通航以来最快破百万记录
新疆机场集团伊宁管理分公司2025年上半...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战高温 出“凉”策 ...
北海机场智能探识驱管一体鸟击防范系统...
甘肃空管分局管制运行部塔台管制室单日...
内蒙古机场集团开通24小时航空公司服务热线
呼和浩特机场高效护航60人儿童团队
2025年华东地区民航空管(通导)岗位职...
“抛雪车”变身“撒药车” 巴彦淖尔机场...
吉安井冈山机场联合机场公安开展无人机...
呼和浩特机场积极应对暑运持续雷雨天气
吉安桐坪机场启用飞行服务站
南宁机场新增恢复南宁—合肥—青岛航线航班
郴州北湖机场圆满完成航空安保审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不惧“烤”验 火力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系...
大庆机场卫生间增设服务标识牌 贴心守护...
与时间赛跑!3U3349航班紧急返航,争分...
东航西北分公司:空保铁军多维发力,筑...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