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入夏季,甘肃境内各地持续高温,兰州市气温一度突破39℃。兰州、敦煌、嘉峪关、金昌、庆阳、张掖等省内各机场机坪温度均逼近55℃,最高能达到65℃。
高温“烤”验着省民航机场集团全体干部职工身体承受力。热浪滚滚,场务、行李装卸、飞机监护、飞机维修、特车、民航公安等岗位职工成为最能与烈日亲密接触的一线户外高温作业者。即便如此,他们的工作热情却比这酷热的天气更胜一筹,尽职尽责工作是他们的责任和使命。
烈日下的场务工作者
为了保证飞行区内草的高度始终控制在标准范围之内,场务工作人员顶着炎炎烈日清除杂草。由于场区面积大,他们时常放弃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工作,有时早晨五点钟开始割草,到晚上八九点还没有结束。驱鸟也是场务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你知道为什么要驱鸟吗?世界民航组织将鸟击事件定义为A级空难的重大危害之一。烈日骄阳下的机坪表面,翻滚着阵阵热浪,强力的紫外线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场务工作人员每天准点出现在机坪的跑道周围,护卫着机场这一隅的“安宁”。我不禁问道:“做这行最苦的是什么?”“不能放松,一刻都不行,神经时刻紧绷着!”看着眼前一个个场务工作者长期在日光下工作被晒的黝黑的脸庞,我感觉到他们不仅把责任心践行到了行动中,更贯穿到了他们的人生里。烈日和暴晒对于他们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高温下的行李装卸员
你觉得你有多耐热?38度还是40度?行李装卸员工作的机坪,温度高达60℃,而且飞机行李舱内温度比机坪表面还要高。在狭小的飞机货舱内,行李装卸员小心翼翼地将旅客的行李安置好,汗水流进了眼睛,汗水沁透了衣衫。如果你体验过桑拿房的闷热,这飞机货仓的狭小空间可与其媲美。行李装卸员每天在机坪烘烤中要完成上千次装卸动作。我问到,“你想不想被大众看见?”“看我干啥?我没什么好看的,旅客更想看到他们的行李安全到达”,行李装卸员小王憨笑着回答我。我看着这张笑脸,心里被暖意和敬佩充斥得满满的。他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和这群不会说话的“旅客”打交道,风吹日晒,以汗洗面。这是一件平凡的事,但在他们的心中却是最重要的事:行李是不会说话的旅客,行李是旅客的牵挂。
太阳下的飞机监护员
飞机监护员是“飞机的贴身保镖”,主要负责飞机在机坪停留期间的监护,也是飞机地面安全的最后一道关口。机坪上一丝风也没有,地面上烫的没处落脚,飞机发动机后由于高温而扭曲的空气是他们每天都要见面的“好朋友”。正午12点的烈日炙烤下,机坪的温度冲上60℃,在这种炙热的条件下他们身着长裤、胶鞋和反光背心,在烈日下,从提前到达机位执勤,到航班下客、登机、滑出机位,最少需要一个小时,更别提遇到航班延误。晒得通红的脸,汗涔涔的额头,反光背心下隐约显露的汗渍,监护员们值守在机坪上为每一个航班保驾护航。
还有在机坪上来来往往的特车司机,他们每天要在驾驶室里待10多个小时;飞机维修人员在烈日的炙烤下通宵达旦的作业,他们克服重重困难,严防死守安全关口;对于民航公安来说,每一个执勤岗也都是一个个“烤”点,为了机场治安环境平稳,民警们身着厚重的装备,经受住了高温的“烤”验......
对省民航机场集团所有高温一线工作者来说,每天流的汗比喝的水多,也许你从来没听说过,也从来没有见到过,甚至从来没想起过他们的存在,可他们却用实际行动保障了所有旅客的安全出行,他们是甘肃民航人的一部分代表,也是如此可爱可敬的一群人!(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刘莎莎、王培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