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郭冰 报道:4月20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医院召开《飞行人员和航空管制员色觉计算机模拟实测系统》项目验收和成果鉴定会。鉴定委员会由民航医学中心空勤人员健康鉴定所眼科主任李少军、民航华北局航卫处处长骆路燕、民航华北空管局终端管制室主任朱琨、第四军医大学航空航天医学系教授张作明、胡文东等8名专家教授组成。鉴定会由首都机场医院副院长王梅主持。
鉴定会上,机场医院科研课题组汇报了“飞行人员和航空管制员色觉计算机模拟实测系统”项目研制过程,在演示其功能的同时介绍了在首都机场医院实际应用情况。验收小组和专家鉴定委员会听取了汇报,检测了各项功能,检查了研制过程中的实验原始资料。通过专家委员会现场提问、课题组答辩、专家组研究论证讨论等环节,评审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飞行人员和航空管制员色觉计算机模拟实测系统”完成了课题项目中申报所规定的研制任务,项目通过验收。
专家委员会认为,该项目建立了航空人员色觉模拟实测的测试方法,提出了评价标准,该成果的取得对于航空人员色觉功能鉴定具有重要意义。该项目实验设计科学,软件编制合理,提供的资料完整,成果方便实用。《飞行人员和航空管制员色觉计算机模拟实测系统》项目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给与医院科研课题组高度评价的同时建议后期增加抽象色觉模块,进一步明确监测环境的具体要求,不断创新。
会上,首都机场医院院长刘兆祺对该科研课题项目组取得突破性进展并成功通过评审验收表示祝贺!飞行人员和航空管制员色觉计算机模拟实测系统是首都机场医院首次自主研发,勇于创新的科研项目成果,该成果的取得对航空人员体检有科研转化的现实意义,今后将更为规范、标准。推广应用于航空体检鉴定中,对航空人员在色觉和视觉的安全筛查中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与技术保障。首都机场医院将以此为契机,用实际行动认真贯彻落实民航局、首都机场集团公司科技创新会议精神,加强医学领域的科研技术开发与创新,为民航事业的安全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本次《飞行人员和航空管制员色觉计算机模拟实测系统》科研项目成果评审鉴定会,有力地激发了首都机场医院的科研课题和医疗技术创新的能力和动力,促进医院学科建设。首都机场集团公司国际科技部、国航飞行员培训基地、首都机场医院党委班子成员及临床相关专业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共计17人参加评审鉴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