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科研院校
中国民航大学民航飞联网重点实验室签署多项合作协议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3-03-23 17:32:00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陈轩棋 通讯员孙禾 报道:3月23日,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民航科教创新成果展上,中国民航大学民航飞联网重点实验室与亚太卫星宽带通信(深圳)有限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开启了“契约式合作,伙伴式成长”。

民航飞联网重点实验室以支撑智慧民航建设、驱动运行模式变革为建设目标;以问题导向、学科牵引、汇聚队伍、构筑平台为建设思路;围绕飞联网体系安全、飞联网通信感知计算融合技术、网联运行与管控技术、网联运输试验和评估开展研究,力争产出高水平研究成果,形成飞联网技术发展的中国方案。

中国民航大学民航飞联网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兴隆与亚太卫星宽带通信(深圳)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宋宁波签字

签约仪式现场

亚太卫星宽带通信(深圳)有限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高通量卫星通信服务商,在空中通信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和领先的技术,并致力于建设中国自主可控、安全可靠、天地一体化的全球高通量宽带卫星通信系统,服务于国家“网络强国”“交通强国”等重大战略,并为国内航空业提供全域的高通量卫星空地互联服务。

根据协议,双方将在共建飞联网试验测试环境、进行基于空地互联的民航运行的新技术预研、制定高通量卫星民航技术标准规范、飞联网可靠性以及联合培养人才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推进智慧民航建设,驱动运行模式变革。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立足于国家大力发展民航安全与自主可控技术需求,积极响应“质量强国”重大战略,承担了C919飞机的相关科研研究及测试。五所作为国家无人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拥有低空通航实验室,无人机试验基地,信息安全实验室等。

中国民航大学民航飞联网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兴隆与工信部电子第五研究所行业总监赖柱汕签字

签约仪式现场(本文图片均由记者严宽/摄)

根据协议,双方将围绕飞联网可靠性、安全性测评技术,重点推进民航飞联网重点实验室建设,在测试技术开发、实验室建设、标准制定、科研合作、人才培养等工作中实现全面合作,发挥各自优势,为我国民航技术应用创新及民航产业应用的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此次民航飞联网重点实验室分别与亚太卫星宽带通信(深圳)有限公司、电子五所开启多领域合作可谓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各方均对未来合作前景表示期待。

责任编辑:zhangwei 000
推荐新闻:
赤峰机场联合赤峰市交通运输局开展“民...
桂林两江国际机场获评2024年度二星级“...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用科技塑一场与旅客...
二连浩特机场“五一”小长假客座率同比...
五一假期吉安井冈山机场迎送旅客1.18万人次
“五一”假期 乌兰浩特机场完成旅客吞吐...
江西航空开展五四青年节主题机上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合创劳模创新工作室:...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与安委会开展交流共建
江西航空团委联合江西民航各单位团委举...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组织开展健步走活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五一节前安全专项行动
绵阳机场顺利完成活体器官运输保障任务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开展作风建设专项工作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下好消防“关键棋”...
中南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派员参加广东省...
中南空管局通信网络中心高效完成空管光...
民航局空管局运行管理中心与中南空管局...
中南空管局全力做好地空通信设备民航准...
中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与飞行服务中心...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