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调查显示,2014年,四川省内报考中国民航飞行学院一本专业的理科考生,最低录取分为561分,超一本线21分;最高录取分为593分,超一本线53分。而国内其他省(区、市)报考该校二本专业的考生(不含飞行技术专业),最低录取分均超过一本线。作为一所行业高校,中飞院的高招情况为何如此火暴?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追梦:乘“载梦之舟”进民航之门
目前,中国民航局直属的教育机构共有5所,位于四川广汉的中国民航飞行学院是其中之一。中飞院虽是二本院校,但其开设的空中交通管制等4个专业早些年就进入了全国重点本科专业招生目录。据统计,除飞行技术专业外,2014年中飞院招录的其他本科专业的考生考分均超过生源地一本线。
“山东省一本线是572分,我校录取最低是601分,最高分是629分;辽宁省一本线是526分,我校录取最低分是581分,最高分是628分。我们学校的一本专业录取线与部分‘211’‘985’院校持平。”中飞院招生处的李老师介绍说,“近5年,中飞院招生情况一直很火。”是什么原因让中飞院持续走红?或许考生给出的答案更具说服力。
山西考生郑桐,7月初以575分、超一本线41分的高考成绩被某“211”大学录取。但经过全家权衡,他最终选择了中飞院开设的热能与动力二本专业。
9月17日,在中飞院新生军训现场,郑桐说:“我并不认为上中飞院比上‘211’大学差。因为民航是国家战略性行业,这个行业发展前景广阔,我们的前途不会差。我选择中飞院,就是看好学校有深厚的民航背景。”
辽宁考生兰勇,2014年以超一本线93分的成绩考上了中飞院。他告诉记者:“我爸妈问我,今后你去哪儿工作?以后若是回沈阳,还是民航靠谱。”就这样,他接受了父母的建议。
2014年,像兰勇这样被中飞院收入旗下的尖子生不在少数。事实表明,中国民航的快速发展和广阔前景,让中飞院成为优秀学生开启职业之门而争相搭乘的“载梦之舟”。
魅力:实力与特色夯实的基础
中飞院偏居西南一隅,地理位置不占优势。但为什么她能声名鹊起,成为考生眼中的“香饽饽”?
成立于1956年的中飞院,前身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具有学历教育资质的公办民航高级航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四航校。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内外兼修,中飞院在理、工、文、管、法5个学科门类下开设了30个本专科专业,拥有7个硕士点。而中飞院的飞行、空管和机务工程等民航专业,堪称国内一流水平。尤其是飞行技术专业,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水平。
从办学实力来看,中飞院拥有17000亩土地、5座机场、5所分院和236架飞机。其中,洛阳机场和绵阳机场还同时承担着航班保障服务。目前,学校的教学设施设备、仪器资产值(不计土地资产)达60多亿元。
从师资构成来看,学校现有教职员工3300多人,专任教师1300多人。这当中,有特级飞行教师、教授、研究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等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400余人,飞行教师总数近500人。在教师中,博士、硕士占80%以上。
除了有这样的办学实力和一批享誉国际、国内专业群的支撑,中飞院值得称颂的,还有独树一帜的办学特色。
陈博,2010年毕业后进入南航机务系统,如今已是拥有航班放行权的技术尖子。谈起当初为什么选择中飞院时,他告诉记者:“民航工作以飞为主。既然选择了民航机务专业,就应该到拥有飞行、空管、机务等完整民航运行体系的中飞院去感受民航文化。不过,中飞院最吸引我的是,学校建有中、美、法三国六方合作创办的航空发动机维修培训中心。在那里,我们能率先了解世界上最先进的航空发动机技术。”
2014年5月,某大学办公室主任在中飞院学习、交流期间这样说:“中飞院是民航运行体系完整的全日制高校,这一特色令我们十分羡慕。”大学的魅力源自特色。而中飞院突出的行业特色,让人“心之所系,情之所钟”。
声誉:质量与文化成就的品牌
让中飞院人最感自豪的是,自建校以来,这里走出了10万余名航空人才,中国民航90%以上的机长和中国民航首批特级飞行员全部出自于此。当然,评价一所大学办学水平的高低,最终还需要用人单位和社会对其人才培养质量的认可度来检验。
曾有民航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今年初针对全行业队伍建设思想情况的调查中,中飞院毕业生在政治、纪律、作风和技术上最过硬,职业忠诚度最高。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的今天,中飞院能守住这方净土,培养出一大批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令人欣慰,令人深思。”
2007年,著名调查公司盖洛普联合麦可思、中国零点集团完成的“中国大学生求职与工作能力报告”显示,中飞院毕业生的用人单位满意度居全国第二位,适岗能力和一年后薪资中位数居全国第五位。
业内的认可和良好的办学声誉,让中飞院毕业生的就业率始终保持高位。2014年,飞行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100%,空管、机务等民航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左右,空乘、空保上机率达80%。那么,中飞院成功的“活水”从何而来?
“好的行为习惯,是成功的开始。”中飞院深谙文化熏陶对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性,并结合专业要求,履行文化引领之责。比如,以准军事化管理为载体,在飞行学生中深入开展“人民送我学飞行,我学飞行为人民”的主题教育,把责任、纪律熔铸于学生心中。又如,把“三老四严”作为持续渗透媒介,引导机务学生树立良好的职业作风。
以学生发展为本,用质量、文化为学生护航,中飞院理所当然能成为考生仰慕的大学。(记者李忠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