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中南空管局召开2019年工作会,全面总结回顾了2018年工作,研究部署了2019年任务。在辞旧迎新之际,中南空管的年终盘点用实绩体现时不我待的昂扬斗志,用明确的目标下定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决心,开启2019年推动中南空管局更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保障总量超千万架次
不安全纪录为零
中南空管局全年保障各类航班突破1000万架次,同比增长6.53%。这意味着中南空管局再次实现了保障能力的新跨越,创造了历史性佳绩。与这一总量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不安全纪录为零。
中南空管局2018年全年未发生严重差错及以上不安全事件,设备运行正常率达99.997%,机场9小时预报全要素评定准确率达92.67%。湖南空管分局、汕头空管站全年没有发生任何工作偏差和不安全事件。这是近3年来最平稳的安全态势,在巨大的保障压力下显得尤为可贵。
中南空管局以“零严重差错”的安全佳绩,全力以赴打造安全空管,兑现了为人民守好祖国南天天路的承诺。持续安全来之不易,离不开“一个一个航班地盯,一个一个环节地抓”的韧劲。中南空管局党委多次召开专题党委会,研究各项安全工作,把好总的“方向舵”。从责任落实、体系建设、风险防控等环节下功夫,切实抓实“三基”建设,为安全打下牢固基础。
在责任落实方面,推广责任清单制度,明确11类岗位348项安全责任,严肃执行追责问责,层层传导安全压力,发挥警示作用。在体系建设方面,完成了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写和规章制度的符合性评审,编制了涵盖全局安全生产8类共1385项的法定自查事项清单,安全管理体系日益完善。在风险防控方面,以风险管理和大数据分析为基础,发布风险通告,对安全生产重大风险“点穴扎针”;排查各类安全隐患153项,整改完成率达98%,隐患治理不留死角。在“三基”建设方面,以资质能力为切入点开展专项排查,树立基层班组典型,12个班组获得国家和上级表彰。
运行品质经受重重考验
多措并举挖潜增效
中南空管局优质保障了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第12届珠海航展等一系列重大活动,涌现出了一批先进个人和集体。荣誉的背后,是无数中南空管人的担当和奉献。
中南空管局以增强人民群众出行幸福感为己任,不等不靠,多措并举挖潜增效,不断提高服务品质,促进了辖区内航空运输快速发展。2018年,中南地区多达10个主要机场塔台保障日高峰刷新历史纪录,其余大部分机场的起降日高峰和小时高峰也逐年提高。中南空管人攻坚克难,全年辖区内机场放行正常率达83.84%,同比提升6.24%,空管原因放行不正常航班占比降至0.26%。
效率提升的背后,是中南空管人的锐意进取、先行先试。2018年,中南空管完成三亚区管接管湛江高空工作,安全完成郑州、南宁两地空管小区搬迁工作,顺利完成广州、武汉、长沙、三亚机坪管制移交工作;推进珠三角机场布局和深圳第三跑道等空域方案研究,制订海南地区空域调整方案,在全国率先开展进近(终端)区运行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空域管理前瞻性更强;梳理京广沿线航路运行冲突,统筹协调解决空域资源使用矛盾,在珠三角、海南等5个机场划设了等待空域,在全区缩小同高度水平移交间隔至20公里,区域和进近雷达管制调配间隔分别减小至15公里和7.5公里,空域消化能力不断增强;不断完善中南地区航班协同决策系统(CDM),白云机场连续起飞间隔缩短至80秒;完成汕头塔进分离,在长沙、广州稳步推进航空器优选进场跑道应用,繁忙地区空中运行效能有所提升。
运行品质是否实实在在地提高,见于旅客的出行体验之中。第12届珠海航展期间,珠海金湾机场航班放行正常率达到了95%,单跑道的珠海机场航班运行没有受到大的影响。
坚持创新驱动战略
智慧结出累累硕果
面对新技术革命带来的重大机遇,中南空管局坚持创新驱动战略,紧贴技术前沿,注重实际应用,进一步加快中南空管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进程。
2018年,科技研究硕果累累。中南空管局投资301.5万元推动重点科技项目研发,全年科研立项27个,科研成果验收22项,3项通过民航科技成果评价,5项入选首届民航科教创新成果展,6项入围空管系统小发明小创造一、二等奖评选,10项荣获空管系统小发明小创造三等奖。
新技术应用也得到了不断拓展和深化。中南空管局完成100多套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DS-B)设备调试测试和信号引接工作,为全区ADS-B试运行打下了基础。制订基于IP的语音通信应用方案并在广州、桂林等多地实施。探索推广新一代飞行数据交换协议,以解决不同空域自动化系统数据共享难题。建成历史运行数据备份库和移动互联基础用户平台,中南空管大数据采集和应用雏形渐显。
统筹兼顾内外施策
协同确保发展效率
中南空管局不断理顺内外协同机制,坚持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确保高质量发展道路越走越宽。
中南空管局在全区推广空域精细化管理改革试点工作,军民融合迈上新台阶。与民航二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5个成熟项目开展首期合作。不断优化与局方、机场和航空公司沟通协调机制,继续坚持复盘分析制度,共组织雷雨天气运行复盘分析4次,应急处置能力有所提高。利用CDM平台实现了与辖区内8个主要机场、4个主要航空公司的运行数据直联,行业协同取得实效。制定《中南地区通航空管保障办法》,全面加大对辖区内中小机场技术支持力度,中南空管对通用航空和中小机场发展的协同带动效应明显。海南空管分局主导推进的跨国界流量管理“三亚模式”覆盖到泰国、新加坡等14个亚太国家和地区,成为行业标杆。
中南空管局明确“十三五”规划关键任务166项、重要任务254项,设置检查点监督跟进,将“四强空管”、“十三五”规划、年度重点工作有机结合,明确24项重点任务及主责部门,全年完成率达100%。稳步推进基本建设,积极推进武汉、湛江终端区和海口、桂林等机场改扩建空管工程重点项目建设,全年完成竣工及行业验收30项。各经营单位创造了良好经济效益,为主业和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不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工作,群团服务中心主业、营造和谐氛围的能力不断提升。(《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李敬恒、戴昶、杨金、庾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