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行业管理
机场遇见博物馆 文化赋能交通枢纽 2025文博进机场交流活动在京顺利举办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5-07-23 13:30:00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王艺超 报道:民航联通世界,文化促进交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机场正在从单一交通枢纽转变为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空间。722日,“2025文博进机场交流活动”在北京顺利举行。本次活动以“机场遇见博物馆 文化赋能交通枢纽”为主题,由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民航博物馆、北京博物馆学会主办,北京博物馆学会新媒体专委会、人民文博(北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协办,广慧金通教育集团支持。活动邀请来自文博系统、机场、航空公司、高校及媒体等多个领域的数十位领导、专家、学者和代表齐聚一堂,共话文博产业与民航业融合发展新趋势。


(记者张哈斯巴根/摄)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杜伟在致辞中表示,“机场+文博”的融合实践深度践行了“人文机场”理念,已成为展现城市文化名片和推动人文交流的重要场所。这一创新模式不仅让传统文化“活起来”,也让现代机场“暖起来”。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持续关注并宣传行业在文化建设中的新经验、新成果,助力机场+文博持续创新发展。

民航博物馆副馆长高俊表示,“民航+文博”是一场流动的文化实验。民航博物馆持续挖掘民航历史底蕴,弘扬行业精神,积极探索文博与民航的跨界融合路径。下一步,民航博物馆将通过加强展品征集、优化展陈布局、打造特色品牌等举措,更好服务行业发展,努力开创文博民航发展新局面。

北京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潘力表示,文化赋能交通枢纽建设是涵盖空间重构、体验升级与价值共创的系统性变革。构建融合文化、生活、交通与体验于一体的城市发展新范式,有助于塑造更有温度的城市空间,离不开政府、企业、媒体的多方联动与协同推动。

近年来,民航与旅游文化产业不断融合发展,文博进机场活动取得丰硕成果。本次活动期间,来自民航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湖北机场集团、云南航空产业投资集团、西部机场集团的代表就“机场+博物馆”“机场+图书馆”“机场+文创”“机场+演出”“机场+公益广告”“机场+非遗”等多元文化场景创新,分享了实践经验与探索成果。

同时,本次交流活动也搭建起多方跨界深度交流的平台,来自国航、东航,清华大学、中国民航大学以及人民文博(北京)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的嘉宾代表,围绕“民航+文博”的融合路径和传播策略、文旅融合新业态等议题展开多角度、深层次探讨,积极分享各领域前沿思考与实践经验,为推动民航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编辑:陈虹莹 校对:许浩存 审核:韩磊)

责任编辑:chenhongying 000
推荐新闻:
东航云南公司地面服务部站坪保障中心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丰富廉洁文化阵地建设
内蒙古空港贵宾服务公司:拓宽多元化经...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打好反诈“预防针” ...
“西云数据”助力航旅智变 数据科技重塑...
大手牵小手 安检“童”样暖 大兴机场安...
襄阳机场创下通航以来最快破百万记录
新疆机场集团伊宁管理分公司2025年上半...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战高温 出“凉”策 ...
北海机场智能探识驱管一体鸟击防范系统...
甘肃空管分局管制运行部塔台管制室单日...
内蒙古机场集团开通24小时航空公司服务热线
呼和浩特机场高效护航60人儿童团队
2025年华东地区民航空管(通导)岗位职...
“抛雪车”变身“撒药车” 巴彦淖尔机场...
吉安井冈山机场联合机场公安开展无人机...
呼和浩特机场积极应对暑运持续雷雨天气
吉安桐坪机场启用飞行服务站
南宁机场新增恢复南宁—合肥—青岛航线航班
郴州北湖机场圆满完成航空安保审计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