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汇总>无人机
无人机送快递,快来了?
来源:《人民日报》2018-04-09 11:11:00

图片来源于互联网

近日,顺丰拿到了国内首张无人机航空运营(试点)许可证。根据许可证的规定,顺丰可在民航局批准的试点区域内使用无人机开展物流配送。首张运营牌照的颁发,意味着我国工业型无人机运用取得政策上的突破。那么,无人机送快递,真的近了吗?

物流行业热衷无人机配送

此番取得首张运营牌照,让顺丰一跃成为国内物流无人机的领先者。早在2012年顺丰就提出无人机物流的设想,希望通过“大型有人运输机+支线大型无人机+末端小型无人机”的三段式空运链条,实现36小时通达全国的物流网络。

对于无人机,顺丰的构想是用无人机实现航空物流网络干支对接,辅以陆运以及快递员在配送末端的到门服务,以完成对大部分城市的空网覆盖。换言之,顺丰的无人机不仅仅针对末端最后一公里,更是针对支线无人机运输。

据介绍,顺丰多旋翼无人机最大有效载重从几公斤到几十公斤不等,最大载重飞行距离从几十公里到100多公里。同时,顺丰正在积极建立支线物流无人机运营能力,合作研发大型物流无人机。近期顺丰参股的朗星无人机公司专门为顺丰研发的AT200,最大航程达到2000公里,10立方米的货舱最多可以承载1.5吨重的货物,以260公里的时速巡航。

应用方面,顺丰的无人机短期内并不会直接面向客户,而是进行顺丰速运不同网点之间的配送。以此次获取牌照的试点区域为例,顺丰无人机主要用于将货物送往人力配送较难、较慢的偏远地区,以提高效率、减少人力成本。

市场预计,京东是继顺丰后最有望获得牌照的企业。2月5日,京东在西安获民航西北地区管理局授牌“陕西省无人机航空物流多式联运创新试点”。此前,京东已经获得陕西省颁发的覆盖该省全境的无人机空域书面批文。

京东目前已完成无人机飞控调度中心、飞服中心、研发中心、制造中心等一系列配套技术与设施的落地。同时,京东联合英伟达宣布未来5年内生产100万台无人机,补充末端配送的能力不足与成本较高的痛点。

京东的试点也遍地开花。除了陕西,2017年12月,京东在四川凉山投放无人机;今年3月26日,京东在海南省试运营的第一个无人机配送站正式启用。京东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表示,京东将在全国建设上万个无人机机场,所有的商品都能在24小时之内送达消费者。

实际上,国内无人机在物流领域的首次试验是由圆通与淘宝在2015年完成的。2017年10月,菜鸟网络公开进行无人机群组试验,满载6箱货品,耗时9分钟,飞越近5公里的海峡,为农村淘宝提供物流服务。今年3月,菜鸟再次进行试验,利用无人机承接狮峰龙井的采摘。

无人机运输三大痛点待解

国内物流行业对于无人机的热衷来源于传统快递物流方式已出现瓶颈。未来汽车饱和度将进一步加大,传统地面运输将受到越来越多的制约,打造高效、快速的物流体系迫在眉睫。物流企业通过资本融资、租赁采购干线货机补充运力;电商企业则进一步升级仓储能力,保证仓库足够贴近目标客户,减少大规模高时效性干线物流。尽管上述方式压缩了干线物流时间,支线物流以及最后一公里配送瓶颈仍然无法通过现有科技有效突破,因此各方均以1000米以下的空域作为关键资源,支线固定翼+小型旋翼无人机成为发展关键。

尽管市场鏖战正酣,但业内专家认为,未来无人机在物流领域的发展还有三个问题有待解决:一是无人机的安全性问题,如何将无人机的事故风险概率控制在合理范围,目前的技术还无法完全消除大众担忧;二是稳定性问题,与民航客机或者货机相同,无人机尤其小型无人机对天气影响更敏感,无论是可见的风、雨、雪、雾等大范围天气因素,还是晴空风切变、突发气流等难以预见的情况,都会对无人机产生较大影响;三是政策因素,在无人机应用方面,监管仍处于摸索阶段,不确定性较强。(李心萍)

责任编辑:zhangwei 000
推荐新闻:
阿斯塔纳航空广州—阿拉木图航线增至每...
锡林浩特机场暑运旅客吞吐量创历史新高
技术进阶助推航空保障升级 宁夏机场承接...
山东东营机场安检:筑牢安全防线 + 升级...
易斯达航空恢复运营以来客运量累计突破1...
东航江苏公司2025年职工子女暑托班圆满结业
民航湖南监管局党委中心组集中研读《习...
民航安徽监管局对芜宣机场开展暑运安全督查
中国民用航空宣传教育中心2024年度部门决算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2024年度部门决算
青岛空管站守护暑运天路 力保航班高效运行
便捷旅客出行路 乌兰浩特机场新增免费手...
海南航空出席2025年梅西大学中国校友会...
济州航空上半年航班准点率上升4.9个百分点
尖兵闪耀赛场 包头机场消防队全市比武展...
包头机场细化服务举措让旅客旺季出行更安心
江西航空开展八一建军节主题机上活动
锡林浩特机场探索非航新业态
上海监管局全力迎战台风“竹节草” 督...
河南机场集团启动危险品互信社区郑州试...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