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舆情>舆情·航空服务
【舆情】深圳乘客机舱中暑晕倒 航司回应:APU制冷有限致机舱温度高
来源:重庆晨报2017-08-05 12:14:00

“7点55分该到深圳,现在在大连还没出发呢”,视频中,一男子激动地说,该视频发布者爆料,8月1日,在大连飞往深圳的航班ZH9632上,乘客登机后4个小时不能起飞,因“空调没开”,致一名旅客中暑晕倒。

4日下午,深航回应媒体称并非没开空调,是因该航班由APU(AuxiliaryPowerUnit辅助动力装置)提供电力和供气,“由于APU制冷功能有限,造成机舱内温度较高”。

对该回应,民航资深业内人士林智杰认为,APU制冷效果有限,只能是原因,不能当理由,“涉事航班是A320客机,机龄10.3年,正常情况下很少出现这个问题”;飞行圈资深机长陈建国也表示,制冷不力有多重原因,APU制冷和提供电力一般是足够的,空调组件系统效率低,或涉及“公司对空调设备维修不利”。

此外,“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的《航班正常管理规定》,明确要求航班延误时,旅客在机舱内等待不能超过3个小时,超过了就是违规”,林智杰说。

一航班被指“不开空调,乘客中暑” 

近日,一则“延误4小时,深航一航班空调不开乘客晕倒”的视频,在网上热传。

视频发布者“芯靖铷水”介绍,在机舱内乘客多次要求开空调,空乘人员总是找借口不开,导致一名女乘客中暑晕倒,地面医护人员登机进行紧急抢救。

此外,“芯靖铷水”还表示,在救治过后,乘务人员要求中暑晕倒的女乘客签署免责协议才给起飞,“解释说是深航领导的决定“。

ZH9632航班属深圳航空,据公开信息,ZH9632航班起大连周水子机场,落深圳宝安机场,飞行时间3小时51分,“还有15分钟就该到深圳了,可我们还在大连呢”,一名旅客在爆料视频中说,这意味着,该视频拍摄时,旅客在飞机上至少已延误3小时36分钟。

在延误期间,一旅客疑因持久的暑热中暑晕倒,在另一段视频中,多人围观该中暑旅客,有人说:“最主要的办法,先开门救人。”视频中一名空乘人员回答:“已经叫了空乘救护”。

“旅客中暑”这一情况,有机场的说法相印证。“我们的急救确实在8月1日有过出诊,接到机组的电话,说一个旅客在飞机上需要急救,我们在5分钟之内就赶了过去,进行了正常的救治,(乘客)没有任何事情”,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的工作人员接受采访时说到。

深航回应:APU制冷有限,致机舱温度较高 

4日下午,深圳航空就此回应媒体采访时称,该航班由APU提供电力和供气。由于APU制冷功能有限,造成机舱内温度较高。在地面等待期间,确有一名乘客身体不适。当班乘务组通知机场急救上机进行救助。

深航称,乘务组交由旅客的并不是所谓的免责协议,而是《风险告知确认书》。该确认书是在机组认为旅客不适宜乘机,而旅客坚持乘机情况下,希望旅客签署的。该责任书的目的是对旅客履行告知义务;此外,深航还表示,“航路天气不适航,非航空公司原因造成的延误,我公司确无赔偿。”

林智杰告诉记者,在客舱内等待超过4小时,已经超过民航局“客舱延误3小时”的规定了,“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的《航班正常管理规定》,明确要求航班延误时,旅客在机舱内等待不能超过3个小时,超过了就是违规”。

就此,北京泽永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王永杰告诉记者,由于航空公司违反上述管理规定,机上乘客也可以要求航空公司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

业内:APU制冷效果有限,不能当理由 

“APU制冷效果有限,只能是原因,不能当理由”,林智杰说。

林智杰告诉记者,从深航的回应里,看不出一点点愧疚或道歉的态度。在客舱内等待超过4小时,已经超过民航局“客舱延误3小时”的规定了,“长时间延误,航空公司也无奈。但在客舱闷热的情况下,能不能送点冰块?能不能多加几趟水?能不能协调机场接地面空调?如果只是把锅甩给飞机,那就没意思了,飞机还不是深航自己的吗?”他还透露,该航班为10.3年机龄的A320客机,制冷效果不足致使旅客中暑的情况并不多见,“可能是他家的APU‘偷懒’了吧”。

飞行圈资深机长陈建国告诉记者,飞机在地面的空调提供方式主要有两种,一个是飞机自身的APU(辅助动力装置),类似一个小型的发动机,在地面可以提供电力和空调;二是可以使用地面的空调车或者和廊桥固定的空调设备,把冷空气直接送到客舱和驾驶舱。

“APU制冷固然没有发动机和地面空调效果好,但是制冷和提供电力是足够的!”他表示,出现辅助装置制冷有限致机舱温度高,可能有多重原因,“不知道是飞机故障没有APU 还是空调制冷不好”,也有空调设备维修不力的可能性。

责任编辑:赵晓兵
推荐新闻:
三亚民航2025年职工篮球比赛拉开战幕
乌拉特中旗机场开展安检设备“全面体检...
西北空管局空管中心圆满完成新建南二跑...
赤峰机场顺利完成秋季设备换季维护工作
呼伦贝尔机场联合机场商贸开展中秋主题活动
东航江西分公司举办贵宾厅双节主题活动
首都航空:做优首乘服务 助旅客圆梦蓝天
深圳航空郑州基地:万米高空“镜”显真情
江西航空开展主题机上活动
中国航油山西分公司团委组织参观抗战主...
中国民航大学工商管理学科建设研讨会在...
中国航油广东公司“全电食堂”改造项目...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机场急救中心成功协...
壹通无人机公司签署多边保险服务协议
中国民航大学召开航空国际商务专业建设...
阿斯塔纳航空广州—阿拉木图航线增至每...
锡林浩特机场暑运旅客吞吐量创历史新高
技术进阶助推航空保障升级 宁夏机场承接...
山东东营机场安检:筑牢安全防线 + 升级...
易斯达航空恢复运营以来客运量累计突破1...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