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民航网专题>2016看山西
晋中:一眼千年
来源:中国民航网2017-02-20 16:54:00

华夏文明看山西。在它众多久负盛名的城市中,这一次我们将目光聚焦于三晋腹地,一座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完美融和的城市——晋中。

它东依太行,西临汾河,距今15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历史的长河蜿蜒前行,晋中的历史文化与自然风光在大浪淘沙中形成了自己的灵魂。我们怀着敬畏之心触摸着这座城市的肌理,目之所及,是一处处天造奇观、一个个古城重镇、一座座深宅大院、一个个传奇故事。步步有景,景景有典。

伴随着一场大雪的降临,我们开启了探索的旅程,领略属于这座古城的千年荣光。

平遥:拾回旧时光

一大早来到了位于晋中腹地的平遥,雪还下着,古城刚刚醒来。道路、屋檐、城墙被覆上了薄薄一层白雪,掩去了昨日游人经过的痕迹,也模糊了古今时空的变幻。人们悠然开始了自己的生活,给炉子添上几块蜂窝煤,将窗户上的木板卸下,为一天的营生做好准备。

在古城中漫步,古朴的气息让人瞬间拾回了旧时光。这是中国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城之一,完整地保留了街道、商店、民居在明清时期的布局与风貌,也因极高的人文价值,成为了目前我国唯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而获得成功的古县城。

据史料记载,平遥史称“古陶”,相传为尧的封地,始建于西周。明洪武三年,在原基础上扩建,并逐步完善为砖城。尽管早已盛名在外,然而只有亲眼所见,才能切身感受到平遥古城的古朴雄浑,它在设计上的巧思和工艺上的精良更让人赞叹不已。

古城依照“因地制宜,用险制塞”的原则修建,非常重视防御。方形城池的城墙高12米,周长6.4公里,墙上有6座城门及门楼,四角各筑一座角楼。在6座城门中,南北各有一座,东西分别有两座。为了加强城堡的防守,东西门外均筑有附属的翁城。这样,6座城门形如乌龟的头尾和四足,加上城内街道密布如龟背纹格,有“龟前戏水,山水朝阳”之说,故有“龟城”之称。

在古城中穿街过巷,有心人可以充分感受到它井然有序的整体布局和舒适宜人的空间尺度。城内有“4大街,8小街,72条蚰蜓巷”,街道呈十字形。商店铺面沿街而建,古色古香。仔细观赏,可以发现檐下绘有彩画,房梁上也雕刻有彩色的图案。

登上南门的城墙,可以直观地看到南大街纵贯南北,它是古城的中轴线和“脊梁”。这里集中完整地保存了明清时期的店铺遗迹,有当铺、药铺、肉铺、烟店、杂货铺、绸缎庄等,几乎包含了当时商业的所有行当。鼎盛时期,这里还曾控制着全国50%以上的金融机构,中国第一家票号“日昇昌”就诞生于此。也正是山西票号的创立,开了金融业汇兑的先河,以“汇通天下”的功能,“执全国金融之牛耳”,将山西商人的“货通天下”推向了顶峰。

后来,我们又经过了市楼、城隍庙、县衙、文庙等地,但千万别忘了看看老百姓的民居,它们全是青砖灰瓦的四合院,轴线明确,左右对称,尊卑有序。院子大多由几套院组成,中间多以矮墙、垂花门楼分隔,大家族则修建二进、三进院落甚至更大的院群。时过境迁,我们仍依稀能看到彼时火热繁荣的社会生活风貌,无怪乎平遥古城被称作“中国古代城市的活样本”。

为了让人们对平遥的历史和人文精神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给游客以更丰富的游览体验,从2013年开始公演的大型实景体验项目《又见平遥》就会带人们进行一次真正的“穿越”之旅——观众将化身为清末平遥城里的普通百姓,来到镖局、赵家大院、街市、南门广场,跟着主人公一起经历一个关于血脉传承、生生不息的故事,体味平遥人的道义与诚信。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那段黄金岁月为我们留下的建筑艺术、文化内涵、杰出人才和传奇故事,让如今的平遥古城依旧熠熠生辉。

大院:晋商故里

于很多人而言,晋中的大院既熟悉又陌生。乔家大院、王家大院、渠家大院……它们扬名海内外,很容易就可以在影视作品和声画世界中捕捉到它们的身影。然而,作为北方汉族民居精华的代表,作为500年晋商兴衰史的见证,作为梁思成口中的“崔嵬奇伟,足镇山河,为建筑上之荣耀”,我们只有真正走近它,才可以触摸到它们深邃又鲜活的生命和灵魂。

晋中之所以有这么多奇迹般的大院,自然与晋商的辉煌不可分割,但深挖其根本原因,还与晋中的地理位置和当地风俗息息相关。明清时期,晋中地处中原与北方游牧民族物资交换的要冲,外出经商自然成了许多晋中人的选择。晋商极少迁移他乡,讲究的是“发财还家盖房置地养老少”,于是就留下诸多宅院。

它们当中成名最早,也最为恢弘的自然是乔家大院。它位于祁县东北12公里处的乔家堡村,占地8000余平方米,又名“在中堂”,是清代全国著名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邸,修建于清乾隆二十年。“在中堂”的鼎盛时期,不仅京包线上的大中城市都有它经营的生意,就连平、津、东北、西北以及长江流域的各大商埠也有它的字号。也是在那一时期,乔致庸大规模扩建老宅,使其成为了现在的乔家大院。

乔家的院落布局很像一个“囍”字,分6座大院,内套20座小院,共313间房屋,形如城堡,四周是封闭式砖墙,安全牢固,威严气派。进入大门是一条长约80米的甬道,将6座大院分为南北两排,尽头是乔家祠堂。乔家大院最有特色的院落是明楼院,它也是晋商宅院的典型院落之一。大门外墙两侧墙面上各有砖雕龟背图案,寓意健康长寿。正屋明楼为硬山式屋顶,在整座宅院中显得端庄、气派。

除了富丽壮观的建筑群外,乔家大院精湛的建筑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让人着迷。院中的一砖一瓦、一木一石,工艺精细,寓意深远,变化无穷,亦有犀牛望月镜等稀世藏品陈列于此。被誉为“北方民居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当之无愧。

明清时期民居建筑的另一个集大成者是坐落在灵石县静升镇的王家大院。它由历史上灵石县四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后裔所建,规模更为宏大,历史的沧桑感扑面而来。现已开放的视履堡、恒贞堡、崇宁堡3处建筑群比肩相连,皆为黄土高原上的全封闭城堡式建筑。

综观整个大院,内在布局多为窑洞与瓦房的巧妙连缀,完美地体现了“实用、坚固、美观”的建筑三要素。此外,从地理位置到结构布局,从整体规模到细节装饰,也都展现出一种卓尔不群的磅礴大气,特别是其中的雕刻技巧,更是别具一格,体现了清代纤细繁密的雕塑风格,也因而成为“三雕”艺术中的典范。

与气势恢弘、布局明朗的乔家、王家大院相比,位于祁县的渠家大院则显得精美雅致了许多。全国罕见的五进式穿堂院曲径通幽,错落有致,很好地诠释了“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意境。它的建筑形式更加丰富,还带有明显的西洋风格,自成体系又和谐统一。院中还罕见地开辟了戏台院,方便家眷开展娱乐活动。据了解这座戏台院对晋剧的影响颇深。特别值得一提的还有渠家大院在书法、雕刻、造型等艺术审美价值上的成就。以雕刻为例,乔家和王家大院的砖雕多为浮雕,而渠家大院的扶栏砖雕则多为镂空的,五进院内长达37米的镂空砖雕更是让人赞叹不已。

这样的大院在晋中还有很多,三多堂、常家庄园、何家大院……那精美的一砖一瓦都与多年的晋商文化深刻地交织在了一起,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当地人卓越的艺术创造力和古朴、厚重、静雅的民风。

绵山:好的风景会讲故事

先听一段故事。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在流亡期间,得大臣介子推陪伴19年之久。在历经磨难辅佐重耳复国后,介子推却隐居于介休城东南20公里处的绵山。晋文公烧山逼他出来,介子推却宁死不肯出山,最终与母亲一起隐迹焚身。晋文公为纪念他,便下令在他的忌日即清明节前一天禁火寒食。而绵山也因此成为了清明节的发源地,留下了无数与介子推有关的美妙传说。

“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绵山虽因介子推被世人所知,但要自由出入绵山,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绵山景色秀美,到处是苍松翠柏,然而山势陡峭,多悬崖绝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隋末唐初,李世民就曾依托绵山下的雀鼠谷打败了宋金刚。

事实上,早在北魏时期,绵山就有寺庙建筑,山上古迹颇多。但直至1995年,绵山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旅游开发,让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来到这里一览山上的风景。

我们上山的那一天恰逢北方地区的一场雾霾。车子进入绵山景区,低能见度让司机不得不小心翼翼地放慢速度。随着海拔的不断上升,忽然间,眼前一片清朗,空气也瞬间清新起来,“天然氧吧”名副其实。冬天的绵山尽管看不到重峦叠翠,但是奇峻的山势依然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我们最先到达了回銮寺。唐太宗李世民欲登绵山礼佛未成,至此回銮,故名。现存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等,为元明清三代遗物。大雄宝殿内还留存着元代的壁画和佛像,17座石碑则记录了寺院的兴衰。

离寺南行,沿山腰小路曲折进入绵山腹地。沿途两山对峙,怪石嶙峋,直到山崖上乳房似的石峰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泉水从石峰垂下,水质清凉洁净。这就是著名的绵山八景之一“乳滴蜂房”。

除了佛教寺庙外,复建的道教建筑大罗宫相传是介子推看到“大罗仙境”的地方,层楼叠阁,青墙金瓦,画栋雕梁。雄狮背驼整座宫殿,一派金碧辉煌。由于是复建,整个建筑巧妙地将明清风格与现代技术融为一体,既雍容华贵,又古朴典雅。如今,其已被开辟为陈列历代皇家文书的展厅,藏品颇丰。

绵山的自然景观宜人,所到之处古道、藤桥、野花、奇树点缀其间,移步换景,赏心悦目。来绵山一定要多住几日,朝听晨钟缭绕,晦闻暮鼓声声。

红色:太行山上的“小延安”

207国道是通往麻田镇的必经之路。没想到这个地处太行山深处的小镇竟如此秀美。此刻,它山水环绕,岁月静好;而彼时,它却是太行山上的“小延安”,孕育了抗日战争胜利的火种,是一片用英雄鲜血染红的土地。

麻田镇位于左权县东南部,清漳河中下游,地处晋冀两省交界。这里关隘险要,山林丛生,为兵家必争之地;同时,这里山清水秀,绿树成荫,亦有太行山上“小江南”的美誉。就是这里,成为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腹心地域之一,又是华北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最重要的是,八路军总司令部和中共中央北方局曾在此驻扎近5年之久,多位老一代革命家在这里战斗生活过。

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如今位于麻田镇北的八路军总部旧址已成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面积4700平方米,屋内的陈设庄严而简朴。回想当年,这里将帅云集,是指挥整个华北抗日战争的中枢。而左权县的得名也是当地政府和人民为了纪念在日军扫荡中不幸牺牲的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

2012年,为了教育激励后人,麻田镇新建了规模宏大的八路军总部纪念馆。新纪念馆采用了声、光、电等先进技术,重新梳理了八路军总部的建立和行军打仗的重要事件,以及左权将军的抗战历史。此外,新纪念馆还特别展示了中共中央北方局和早期新闻机构创办党报党刊的发展过程。

当地政府对八路军总部旧址也进行了大规模的环境整治。我们看到不仅恢复了中共中央北方局、鲁艺学校、新华日报社等旧址,还恢复了打谷场、水渠、菜园、麦田等生活场景。身在其中,我们可以更真实地被带回曾经的红色年代,全方位地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的革命岁月。(《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程婕)

责任编辑:邢路
推荐新闻:
民航湖南监管局党委中心组集中研读《习...
民航安徽监管局对芜宣机场开展暑运安全督查
中国民用航空宣传教育中心2024年度部门决算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2024年度部门决算
青岛空管站守护暑运天路 力保航班高效运行
便捷旅客出行路 乌兰浩特机场新增免费手...
海南航空出席2025年梅西大学中国校友会...
济州航空上半年航班准点率上升4.9个百分点
尖兵闪耀赛场 包头机场消防队全市比武展...
包头机场细化服务举措让旅客旺季出行更安心
江西航空开展八一建军节主题机上活动
锡林浩特机场探索非航新业态
上海监管局全力迎战台风“竹节草” 督...
河南机场集团启动危险品互信社区郑州试...
中国航油广东公司多举措严防基孔肯雅热...
我国自主研制新舟60民用搜救机在陕西成...
江西航空“成都—南昌”航线专属产品助...
东航云南公司地面服务部站坪保障中心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扎实开展分层分类廉洁...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丰富廉洁文化阵地建设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