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2021专题>2021两会>两会专递
王昌顺: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推动我国航空运输业加快恢复振兴
来源:中国民航网2021-03-06 11:16:00

今年两会期间,后疫情时代中国经济及各行业的持续稳定复苏,依然是不少代表委员关注的话题。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产业,保持航空运输业持续健康发展,对于保障空中大动脉的畅通,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航空运输业受到了严重冲击。党中央、国务院和有关部门及时出台支持政策,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航空运输企业的经营压力。全国政协常委王昌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全球疫情远未结束,今年航空运输企业的生产经营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亟需启动新一轮纾困政策,帮助航空运输业渡过难关,加快恢复振兴。

王昌顺建议,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强化金融支持,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疫情精准防控,有序恢复航空运输市场。 

民航业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作出贡献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民航全行业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按照民航局的统一部署,闻令而动、逆行出征,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全力抗疫情、保稳定、促发展,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王昌顺充分肯定了民航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中作出的突出贡献。

首先,民航在疫情防控中推出的各项措施有力有效。据了解,全行业认真落实客票免费退改政策,共办理免费退票1900多万张。航空公司积极做好降低客流密度工作,2020年2月至5月,旅客运输量下降69.3%(同比减少1.5亿人次)。动态调整国际航空运输政策和措施,最大限度遏制了境外新冠肺炎疫情的输入性风险。

其次,民航力保“空中生命线”畅通。据了解,全行业承担了全部援鄂医护人员中79.7%的赴鄂以及92.7%的撤离返程运输任务,累计接运医护人员7.3万余名,运送防控物资近30万吨;全国141家通用航空企业使用1002架航空器执行了378次疫情防控任务,累计飞行2362小时、7189架次。及时运送中国医疗队驰援海外,接滞留海外同胞回国。

再其次,民航当好复产复工的“先行官”。各航空公司在定期航班基础上,积极通过“点对点”包机等方式,安排大量复工复产航班,做好重点群体返岗运输保障,发挥了特殊时期不可替代的重大运输保障作用。 

政策支持我国民航业持续健康发展

新冠疫情对航空运输业的影响程度之深、持续时间之长前所未有。面对冲击,除了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担起责任之外,民航业本身也亟需支持。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决策部署,国家有关部委及各级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疫情防控支持政策。

据了解,民航局及时出台了“16+8”等一揽子扶持政策,包括免征航空公司民航发展基金,降低机场、空管和航油等服务保障环节收费等措施,给航空公司年减负约100亿元,并为航空公司争取银行流动资金优惠贷款1100亿元。地方政府纷纷出台帮扶政策,减免社保、房租,返还失业保险等。据不完全统计,航空公司年减负近100亿元。航企深刻体会到,“企业有困难,背后有依靠,心中有希望”。

与此同时,航空公司全力增收节支、降本增效,积极自救、自立自强。一是着力把握好市场趋势走向,及时调整航班运力;二是丰富营销手段,推出个性化、差异化的航空服务产品,创新机票销售方式,努力抢抓货运市场机遇,新增新开“客改货”航班,国际市场加强客货联动;三是取得银行信贷支持,增大现金储备,弥补资金缺口;四是除安全、防疫、旅客服务项目外,大幅缩减各项成本费用开支,航企总体减薪约30%;五是递延大额支出,调整自购飞机交付时间,推迟租赁飞机交付时间;六是通过发行公司债、中期票据、超短期融资债券等,在严控财务风险的同时努力缓解资金紧张局面。 

快速复苏仍需继续加大支持力度

面对疫情,政府管理部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恢复运输生产,各航企积极复工复产,中国已成为全球恢复最快、运行最好的航空市场。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向好,从2020年2月下旬起,我国航空运输开始逐步恢复。当年9月,民航国内旅客运输量恢复到上年同期的98%。2020年全年安全飞行876.2万小时,连续10年确保了飞行安全;完成运输总周转量798.5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4.2 亿人次、货物运输量676.6万吨,分别相当于2019年的61.7%、63.3%、89.8%。2020年,中国民航旅客运输量超过美国5000万人次,首次位居全球第一。广州白云机场旅客吞吐量超过美国亚特兰大机场,首次位居全球第一。

王昌顺告诉记者,受疫情反复的影响,今年航空公司仍然面临着空前的经营压力,形势十分复杂严峻。近期,多个国家启动了新一轮大规模疫情救助政策。“为缓解我国航企的巨大经营压力,一方面航空运输企业要全力增收节支、提高收益,另一方面仍需要政府部门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促进行业恢复振兴”。

王昌顺建议,第一,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延续民航基金减免政策,中央及地方政府加大相关资金支持力度。第二,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费负担。一是加大税收支持力度;二是延续2020年对起降费、停场费、航路费及航油进销差价的优惠,并研究将一类和二类机场的限制取消;三是延续对航空公司和客运销售代理企业社保减免和失业保险返还等政策。第三,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继续提供银行流动资金疫情专项优惠贷款,放宽贷款条件,提高放款效率,优化贷款期限结构,满足企业的迫切需求。第四,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一是放松辅营业务经营的政府管制;二是进一步推进国内运价市场化改革。第五,进一步推动疫情精准防控,有序恢复航空运输市场。(《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程婕)

 

责任编辑:sunwenjin
相关新闻: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民航湖南监管局党委中心组集中研读《习...
民航安徽监管局对芜宣机场开展暑运安全督查
中国民用航空宣传教育中心2024年度部门决算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2024年度部门决算
青岛空管站守护暑运天路 力保航班高效运行
便捷旅客出行路 乌兰浩特机场新增免费手...
海南航空出席2025年梅西大学中国校友会...
济州航空上半年航班准点率上升4.9个百分点
尖兵闪耀赛场 包头机场消防队全市比武展...
包头机场细化服务举措让旅客旺季出行更安心
江西航空开展八一建军节主题机上活动
锡林浩特机场探索非航新业态
上海监管局全力迎战台风“竹节草” 督...
河南机场集团启动危险品互信社区郑州试...
中国航油广东公司多举措严防基孔肯雅热...
我国自主研制新舟60民用搜救机在陕西成...
江西航空“成都—南昌”航线专属产品助...
东航云南公司地面服务部站坪保障中心用...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扎实开展分层分类廉洁...
首都机场安保公司丰富廉洁文化阵地建设
返回首页
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24158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006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10120170026 网络视听许可证0113657

本网站所刊登的《中国民航报》及“中国民航网”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 均为中国民航报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中国民航网 办公电话:010-67355289 传真:010-67355289 通信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十里河2264信箱 邮政编码:10012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7355289 举报邮箱:news@caacnews.com.cn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常年法律顾问—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