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强拖着“王强二号”从地下车库出来,准备前往试飞地。图片由王强本人提供
造一架飞机需要些什么,高学历专业人才,先进的仪器设备还是最新最好的制造材料?初中毕业的王强却认为,只要有一颗坚定的心,就能造出属于自己的飞机,实现飞天梦。王强是慈溪一名美发师,历时多年潜心研究空气动力、燃油机等领域,终于设计制造了载人飞机“王强一号”和“王强二号”。
自学相关知识,从飞机模型起步
家住慈溪市的王先生告诉记者,前段时间,他在兴慈大道上看到一名男子骑着摩托车在路上行驶,摩托车的车后竟然拖着一架飞机,着实让他吃了一惊。
经过多方寻找,记者近日找到了这名骑摩托车的男子。男子叫王强,在慈溪市一家美发店工作。
王强出生在四川绵阳安县清河镇,1997年,他看到了一则农民造飞机的消息,“他能造飞机,我也一定能行!”王强心里萌发出造飞机的想法。
王强开始学习各种相关知识,慢慢地,他吃透了理论知识,开始制作飞机模型。经过20多个模型的制作过程,飞机模型不仅在体型上从原来的迷你滑翔机变成了长4米多的动力飞机,而且材质变成了塑料布和镀铝管。
2005年4月,王强打算制造“王强一号”,没想到遭到了家里人的反对。“造飞机那是国家的事,你一个普通农民不要异想天开了,安心地外出打工吧!”王强父母觉得儿子造飞机很不靠谱,而且没有保护措施,飞上天非常危险。
父母的表态,并没有让王强放弃梦想。他在绵阳郊区租了房子,买来了材料,开始制作飞机。
3个月后,“王强一号”诞生了,但王强知道,那只是自己飞天梦的第一步。
高空熄火,连人带机坠入水中
2006年,王强来到慈溪,在一家美发店当美发师,边打工边改造飞机。2008年,“王强一号”被一老板收藏,并在世博会展出。王强很自豪:“这是对我制造的飞机和能力的一种认可。”
王强开始计划造第二架飞机,他将搭建机身构架的材料换成了不锈钢,专门购置了快艇的发动机,花了8个月时间造出了“王强二号”。
王强表示,目前“王强二号”的飞行速度能达到90公里/小时,理论最大飞行高度有3500米。
说起飞行经历,王强表示,飞行很刺激但也会碰上危险。一次驾驶“王强一号”时,发动机突然出现故障,王强立马操控着飞机调头迫降,最后稳稳着陆。另一次故障却差点要了他的命,当时驾驶的是“王强二号”,因为散热不够快,发动机熄火。在300米高空中的王强,只能采取滑翔降落,结果飞机从几间废弃房屋的屋顶滑过,一头栽进了湖里。“王强二号”受到重创,发动机也报废了,但万幸的是由于水的缓冲,王强的身体并无大碍。
攒钱买材料,造“王强三号”
说起今后的打算,王强表示在接下来的一年中,要努力工作,准备攒钱购买“王强三号”的制造材料和仪器设备。
“王强三号”准备用航空专用的发动机、制动系统、通讯设施等,但购置这些设备需要十万元。
王强说,不会放弃自己的飞天梦,稍作休整后,会以更好的状态重新出发。
声音
给“农民造飞机”泼瓢冷水
农民造飞机早已不是新闻。然而,飞机是真正的高端科技产品,靠单枪匹马,甚至类似作坊的工场,即使真造出来,大概也没有多少实用价值,更缺乏安全保障。事实上,违反有关禁令,偷偷“试飞”,乃至刚刚升空就掉下来,机毁人亡的事故,这些年已有发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血汗钱,造出这样的飞机,实难说究竟是祸是福。
当然,发明创造也算是张扬个性的一个载体,这于倡导创新、挑战和冒险精神,都有积极意义。但是,并非等于认同把这种精神用于造飞机,首先,我国实行飞机制造许可制度,个人擅自制造飞行器上天的做法不合法。其次,于目前的国情也不现实,事实上,已有许多农民为此付出惨重代价,不仅影响了正常的生活,还债台高筑。
毫无疑问,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化的今天,农民搞效益农业、生态作物乃至办厂经商,都要比造土飞机之类有着更大的成功把握。因此,对于仍执著于造飞机的农民,实事求是地向他们指出这一点,并告诉他们即使造出来,也肯定只是摆设,从而避免他们的精力财力再打水漂,实在是十分必要。